“硕士生当城管队员,这不是浪费吗?”近日,有消息称江苏常州市城管一线执法部门一共有12名硕士毕业生,而且有的硕士城管队员就是从事沿街巡查工作。常州市城管支队相关人士介绍,相关消息基本属实,这些研究生都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来的,城管工作需要了解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据了解,常州市目前正式的城管队员中,大部分都具有本科学历。
这样的话题注定会引来口水。一方面,出于社会分工的正常规律,高学历者理应去从事知识含量更高的工作;另一方面,城管队伍需要壮士断腕式的角色转变,需要吸纳高素质人才,规范执法,逐步实现其公共利益守护者的角色回归,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可。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所以,较之“硕士城管”事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硕士生报考城管的缘由。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说实话,我对这些硕士生是抱以“同情加理解”的。在1925年鲁迅先生写给河南两青年的《北京通信》中,他曾经这样说:“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有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一方面是当前就业形势艰难,另一方面是当公务员有着深度的吸引力,在如此双重现实的促使下,硕士毕业生选择当城管,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还竞争激烈。如此之下,一个地级市的城管大队才会拥有12名硕士毕业生;如此之下,即便只是从事沿街巡查的工作,硕士们也会“乐在其中”。
可以预料的是,基于高等教育“虚胖”形势仍存,以及政府部门作为社会资源分配者的角色日趋强化,硕士当城管以及从事其他基层公职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作为围观者的我们也会越来越适应“硕士当城管”。在精英教育的年代里,北大、清华毕业生曾经“高高在上”,公众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要拥有“不寻常”的职业。当北大学生卖糖葫芦、卖猪肉的新闻刚开始爆出,围观者一时不知今夕何夕。而到今天,对于类似的现象,公众已经能够坦然视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如此,轻率地去批评硕士的“低就”或者“硕士当城管是浪费”,显然都是苛责之语。我们更需要尝试站在求职硕士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选择,即便有些趋势看似不可逆转,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如何最大程度地去为相关机构与岗位“祛魅”,即便变成寻常一景,也不会再惊起公众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