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2月23日,“北京微博发布厅”已汇聚42家单位,至此北京市16个区县全部聚齐。据统计,我国的政务微博已近2万个,2011年也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
政务微博元年,既表明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也说明离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政务微博尚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更新频率低、缺乏与网友的互动等等,笔者认为要从微博的媒介特点出发来着手解决。
尊重微博的传播学规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维护人员尚未真正掌握微博的传播学规律,甚至不少政务微博并没有专人维护,而是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在这样的语境下,要想让政务微博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比如,聘用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对相关人员讲授微博的传播学知识,总结政务微博的成功案例,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来纠正实践中的盲区等。
根据部门职能,给政务微博准确的定位。相关部门在开通政务微博的时候,就要思考一下其定位:写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写?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部门职能,及时发布服务型信息,既要言简意赅又要准确清晰;其次,不能让网络语言的“娱乐性”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发生冲突,政府部门借用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要探索一种合适的方式,既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又能维护政府权威的形象。
加强互动,拓宽微博问政之路。现在各个政府部门大多都有自己的网站,一个网站的信息容量自然是140字的微博无法相比的,因此在微博上“贴文件”无异于将微博推向绝境。要让政务微博发挥出网络问政的效力,必须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既要注重发言又要看到网友的反馈,这样才能知道公众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对政府的政策法规支持与否;另一方面,互动性也要体现在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上。政府部门不能仅仅将政务微博看作是“时尚时髦的举动”,而要将网民反馈的问题交给职能部门解决,这样才能让政务微博问政的功能实至名归。
媒介即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务微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媒体,也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微博的传播使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对我国社会的治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和长远的影响。政府部门只有认真写好140字,才能得民心、顺民意,在政务微博公信力得到认可的语境下,粉丝数目稳健上升,微博的传播效力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