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终岁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少不了要总结一年工作,评比和奖励先进工作者,以利明年再接再厉。然而,能享有评先评优资格的,往往都是本单位的正式职工,而面广量大的农民工,好像很少能被考虑在内。尽管他们干着最苦最累又收入偏低的活,但评比先进、受到奖励似乎与他们无缘。久而久之,聘用农民工的单位也习以为常,心无愧疚,而农民工自己,能拿到应得的一份工资就已心满意足,至于评优受奖之类,他们断无奢想。这种现状,多数地方普遍如此,但也并非一概如此。上海的举措,不仅令人心头一热,也无疑让广大农民工倍受鼓舞。
据上海媒体报道,前不久,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评优表彰活动,经过层层推选,严格审核,上网公示,评选出294名全市农民工先进个人,最近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嘉奖,其中96名上海市优秀农民工直接落户上海。上海不仅重视农民工的评优创先活动,而且把培养选拔农民工中的技术能手作为常规工作,使一大批能工巧匠在生产第一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市的农民工中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65人,包括高级技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工程师、建造师等,还有14人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专利证书,21人获得区级以上各类荣誉奖项。上海市的这些举措使广大农民工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有了融入这个大都市的感觉。
目前,全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他们的艰辛、工作待遇、生存状态,他们对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都有目共睹。不少有识之士和各种媒体时不时发出改善农民工待遇,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的呼吁,有的甚至要求改变“农民工”的称呼,以示消除歧视、融为一体的善意。其实,称呼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和权利,即使暂时还不能做到,至少也要让他们看到被公平对待的盼头,甚至,即使他们本身享受不到,也得让他们留一点下一代有出头日子的念想。各地政府部门固然不能超越时空、超越现有承受能力马上满足农民工的期盼,但至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条件,大胆革新,让农民工多一分温暖、希望、安心。
年终时给农民工评优嘉奖,这仅仅是一个小环节,虽然小,但能温暖人心,能让农民工感受到一点公平正义和自身价值。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喊什么“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怎么指望他们一心一意地拼命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