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初冬,城中最in最潮的休闲方式是什么?那必是“畅游绿道”!开着小汽车、乘着公交车或打着出租车在城市穿行太久,现在请你掰指数数看:你有多久没跟阳光、清风、树影来个亲密接触,在户外运动后畅快地出身汗了?你有多久没在南湖边看见晨露滚落荷塘,多久没闻过路边花丛袭来的暗香,又多久没在运河畔看过三塔夕照的苍凉景致了?……作为2011年市区民生工程,今年市区生态绿道建成路段总长超过255公里,这开敞、自由、宜人的巨大绿色空间,为享受久违的、愉悦的慢情调生活趣味提供了绝佳场所。
我们已疾行太久,是时候放慢脚步了。曾经,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桨声欸乃、小船缓行是我们江南水乡主要的出行方式,去嘉善、平湖要以天计时,吃时令蔬果要以年计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足够细腻的心思去体会夜卧舟中听雨的情调,感知草木枯荣四时流转的自然情趣。后来,木船被自行车代替,我们的生活节奏快了些,但仍然可以悠游于城市和乡野,感受街市与巷陌,我们与自然、与城市仍然十分亲近。
再后来,整个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提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每个人都高效地工作、便捷地出行,唯恐被挤下高速发展的时代快车。抢抓时间的工作效率为我们的国家、城市、家庭带来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态越来越匆忙,直到最近我们被指为“最着急、最没耐心的地球人”,被认为是已丧失慢能力的“急之国”……然而,无休止的“只争朝夕”会让我们身心俱疲,有时候多点耐心反而能发现更多快乐。所以最近总有人不断提起那句西谚:人啊,慢些走,请等等灵魂。
快与慢,于个人生命状态来说真是值得深思的辩证命题。我们大可欣然享受“快生活”带来的迅捷高效,乐见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但同时,我们是否也可回归“慢生活”的从容诗意?有种“诗意栖居”的理想我们从未忘记:清晨或黄昏,三五好友骑自行车沿绿道悠游行进,累了,停下来感受清风拂面;渴了,在路边驿站点杯冷饮……这是亲近自然的吸氧之旅,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幸福行程,是调节内心节奏的心灵小憩,还是生态、锻炼的健康之路。
因此,当政府规划理念如此以人为本,我们的公共财政投向绿道建设,引领“乐活”、环保的“慢生活”新风尚,那是多么大快民意的幸福工程!与其说“有钱”,不如说有钱之后,我们对生活有了更细腻丰富、返璞归真的认识。然而,更好的事情还在于我们每个人去积极体验它、分享它,将绿道的幸福效应最大化。如果说一切美好的相遇都是“艳遇”,那么,当我们骑车慢行于绿道,发现了城市别样之美,那每一次的怦然心动,就是与这城市最浪漫的“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