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成立党组织的企业里,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入党申请书交给谁?因人数少不能成立党支部的党员们如何开展组织生活?日前,海宁市周王庙镇之江村在村党总支下成立了“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当分散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个体重新聚集到党组织下,上述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对企业而言,优秀的职工党员不仅是技术骨干和先进分子,还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思想导航者、文化引领者、决策参谋者、生产促进者,以领军人物的姿态带领企业走向前。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公企业党建也是一种生产力,虽然投资回报在短期内是无形的,但有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收益。
虽然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与企业种类、规模、实力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始终存在“空白点”,或者有其形而无其实。其中固然有所在地党委重视不够、企业主认识不足等主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客观困难。最常见的是,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经营不稳定,无暇顾及党建工作;从业人员中党员人数偏少,且流动性大,或多或少存在“临时观念”和“雇佣思想”。
如果说党组织是一个支点,党建工作是一条杠杆,那么它所撬动的就是企业人才的向心力和资源的集聚力。只要分散在各企业中的党员拧成一股绳,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海宁市周王庙镇之江村在村党总支下成立了“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设立党建工作公示牌、指导员联系卡和党员服务中心,实现了党组织有人管事、有经费办事、有场所议事。目前该联合党支部已覆盖全村29家企业,让这些非公企业的党员们重新找到了家。
可喜的是,类似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模式也在平湖、秀洲等地喜结硕果。从去年开始,嘉兴各地创新实施区域联建、行业统建、项目同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有党员,或从业80人以上,或从业50人至79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
有理由相信,随着党建工作“空白点”的全面消除,非公企业的党员们将牵起千根线拧成一股绳,为嘉兴民营经济注入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