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因为信任危机而处于舆论旋涡中的中华慈善总会,近日出台一个可能引发舆论争议的规定,他们准备跟教育部门合作,把慈善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慈善总会将先期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后期还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今后,总会将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最终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
素质教育,本来是个好东西,可现在作为孩子家长,我一听到“什么要纳入素质评估”,头就跟孩子一起大了。
现在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筐了,什么都往里面装,每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都会选择跟教育部门合作,把自己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比如,反腐部门说反腐败要从娃娃抓起,廉政教育要纳入素质评估;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足球教育要纳入素质评估;创新啊、诚信啊、孝敬父母啊,都纳入素质评估了。反正小学生只能乖乖听话,素质听起来又是一个好东西,就不断往这个筐里面放。大人放得倒是很方便,小学生负担则越来越重了。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与“素质教育成为一个筐”有莫大的联系!
慈善也是个好东西,我支持慈善也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养成慈善的意识——但我反对动不动就上升到“搞素质评估”的场面,非要搞出一套标准来评估学生的慈善意识、慈善素质。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为什么不能做得纯净和简单一点儿,只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加入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而不功利地上升到评估的层次呢?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被评估搞坏、搞砸、搞异化的。
比如,一评估,就有了各种指标和标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就有了异化,有的地方为了达标,会强迫学生加入慈善组织,强制交会费,以“发展了多少会员”来评估慈善的成绩,自上而下,层层摊派,成年人那套强制做法会传染和复制到小学生中。而慈善最核心的精神就在于自愿,如果强迫的话,会让学生对慈善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还有,一评估,就是下达各种标准,比如一年要去做几件好事,要参加几次志愿活动才达标,最后变成像应试那样的分数标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成了形式,成了一个分数,远离了真正的素质。
其实,我觉得小孩子的慈善意识主要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现在很多大人捐款的时候,都喜欢带着小孩去,让小孩子把钱亲手放在捐款箱里,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孩子慈善意识的养成,更多需要的是这种耳濡目染,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做,一起行动,而不是靠做什么素质评估,折腾教育,折腾孩子。
培养中国人慈善意识的路径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要从对慈善组织进行“慈善素质评估”做起,让做慈善的人有“想赚钱的,请远离慈善机构”的观念,让慈善透明起来。取信于民后,公众的慈善意识得到了激发,然后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