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在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娘,几年来卖馒头从不守摊,吃饭休息时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比自动售卖机还强”(11月6日《北京日报》)。
没有说教,只有口口相传;没有各种规范的约束,只有自觉;没有欺诈和猜忌,只有温暖的良心。“无人馒头摊”两边,买方和卖方相互信任,达成默契,成为一种“气场”,每一个进入“气场”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自觉遵守看不见的秩序。
其实,“无人馒头摊”并不是一道孤独的风景,据媒体报道,各地还曾出现过很多“无人菜摊”,有的甚至已经摆了几十年。这些“无人摊点”向我们展现出了一种诚信之美,一种道德之美,一种人性之美。这种美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却让我们备受感动,也让我们在一次次因为人性冷漠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时,始终没有放弃向善的希望。
“无人摊点”的美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道德需要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人心中其实既有善念也有自私、贪婪、冷漠,有了这么一个“气场”,人们便会习惯性地展现出善的一面。比如,在售票窗口,大家都规矩地排队,后来的人往往也会打消插队念头,自觉地站到队伍的后边。试想,如果没有一个“气场”,一些人便会主动或无奈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或许,还会由此获得一些“便利”,并对其他人形成误导甚至鼓励,道德也就很容易陷入尴尬或失序的状态。
道德“气场”往往需要行动来激发,而第一时间的行动或最早有机会实践的行动又最具示范感召效应。在前一阵发生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和江西南昌群众抬车抢救受伤女孩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小悦悦事件中,十几个路人见伤不救,相继从受重伤倒地的小悦悦身边经过,上演了一场人性悲剧(10月16日《羊城晚报》)。而在南昌群众抢救受伤女孩事件中,以农民工为主的二十多名群众毫不犹豫地抬车救人,大吼一声,形成了“气场”,齐心协力救人,书写了一段道德佳话(10月21日人民网)。
道德“气场”的形成需要相对一方的信任,比如,“无人馒头摊”中老大娘的信任,摔倒在地的老人的信任,相对一方的信任和良心往往是对人们付诸行动的最好激励。另外,道德“气场”还需要法律撑腰、舆论撑腰甚至“校长撑腰”,撑腰的因素越多,道德“气场”就越强。当然,道德“气场”最需要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
我们都需要道德“气场”,在道德“气场”里,人人都有可能是善举的受益者,没有道德“气场”,人人都有可能沦为社会诚信缺失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