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南湖区一直倾力打造“歌城”,实现村村都有歌咏队、合唱团,已有各类合唱团队150余支,为了培育后备力量,该区在中小学生音乐课中开设了合唱课程,今后还将建设集合唱研究、展示、创作、培训为一体的南湖合唱艺术中心。
南湖飞出欢乐的歌声,可谓嘉兴打造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缩影。无可否认,经过多年努力,嘉兴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文化建设的佼佼者。君不见,2003年至今连办9届的南湖·中国合唱节,引来美国、法国等地高水平团队踊跃参加;嘉兴掼牛、海宁皮影戏等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民间艺术,也走出深闺走向世界;当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甚至世界“非遗”名录时,从全世界赶来的伍子胥后裔也成了中国·嘉兴端午文化节的亮点……
尽管在全国乃至世界声名鹊起,还坐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产地优势,但是,嘉兴文化守望者们还是有着难以言说的困惑与迷茫。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毕竟,嘉兴的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还不够红火,不少公共文化场所设施老化、场地窄小、利用率不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断层、缺项、外流的情况时有发生。
文化的培育需要富有营养的土壤。“现在合唱的人越来越多,关键还要唱出水平、唱出品牌。”诚如南湖区合唱协会会长周礼平所言,这几年,南湖区的确引进、培养了不少合唱方面的专业人才,去年还被中国合唱协会授予“全国合唱基地”称号。但是,南湖的歌声想更嘹亮,就得增加点“底气”。比如,建成集合唱研究、展示、创作、培训为一体的南湖合唱艺术中心,在中小学生音乐课中开设合唱课程,培育“歌城”后备力量。
文化由大到强,一字之差,差在哪里?南湖区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增加文化建设底气的重要性。只有着眼于文化实力的增强,提升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更强,文化产业才能更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大,文化形象才能更好。
当前,嘉兴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凝聚人心,激发创业热情,迎接时代挑战,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创业创新的精神状态。我们期待更多欢乐的歌声在党的诞生地唱响,用红船精神引领的文化提升我们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