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只有调控之坚定,才有房价之回归 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的联系已深入骨髓

2011年11月8日 08:22 [ ] [打印]

  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温家宝说:“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本轮房价调控也许是若干年来最富诚意也最见成效的一次。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意志之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好景不再、阴霾重重,房价拐点若隐若现。不过,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反噬性的苗头,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或明或暗地取消“限购令”,甚至在民间也开始流播房价调控即将松动的传闻,凡此种种,令本轮调控的前景顿时陷入晦涩。

  温总理的此番讲话来得恰逢其时。对于一些心猿意马的地方政府,总理之言不啻敲山震虎;对于陷入焦灼的民意,则是一种温存的安慰;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他们最惨淡的日子或许还没有到来。今年的冬天,之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格外的肃杀。

  无可否认,近10年来,房地产市场迅速绑架了中国经济以及地方财政,当然更有民生幸福。这样一个过程的完成,迅捷而犀利,几乎不动声色却渐渐病入膏肓,等我们回过神来寻求改变之时,却蓦然发现,我们已经落入了投鼠忌器的陷阱。

  房地产市场与中国经济的联系已经深入骨髓,倘若对前者进行治理,将直接意味着后者的惊荡。难以抉择的结果,逻辑性地造成了治理政策的摇摆。尤其是仰赖卖地维持财政收支的地方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之时,心情难免格外凌乱。在很多地区,没有卖地收益,没有房地产市场的花团锦簇,政府财政将捉襟见肘。对于既得利益的固守,终于导致此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历次调控一再折戟。

  然而,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民众,任由房地产市场的疯狂逻辑横行天下,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于政府来说,深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的财政结构,绝难长期持续,城市化的红利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旦城市化走向终结,城市土地被卖光,政府财政将立刻被掏空,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依赖房产市场过活的政府财政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对于民生来说,由于房价丧失理性的狂飙突进,造成了怨愤满国中的洋洋大观。可以说,高耸云天的房价,构成了当前中国最锐利、最嗜血、最惨无人道的剥夺和压迫机制。中国人本来收入就低,却要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填满房地产市场的无底洞。

  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及全社会愈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经济不能被房地产市场“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需要的毕竟是可持续和富有德性的发展。而凄楚可怜的民生幸福,更是不能容忍继续被房地产剥蚀和戕害。民生幸福,牵涉人心向背,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这是一场看不见的厮杀。政府要调控,民生要幸福,而房地产市场要抵制甚至要反扑,殊死地角力必将在震荡平衡中僵持不下。但我们更应相信国家意志,温总理的发言再次证明了国家调控的坚定决心。调控失败的历史不容重演,这一次,我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张若渔(湖南)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有底气的歌声最嘹亮 南湖飞出欢乐歌声成为江南水乡文化大市的缩影
·重建社会诚信需要道德“气场”“无人馒头摊”并不是一道孤独的风景
·老人保健品消费群体性投诉事件频发 老人频被忽悠红了谁的脸?
·新华网评:整治虚假广告更需监管部门发力 提醒消费者“多思量”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