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五,海宁农村就会出现一道奇特的风景——白胡子的老头、头发花白的老太,匆匆吃过早饭,便赶紧背起书包上学堂,生怕错过老年电大教学班的课程。据了解,海宁市将老年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已在22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电大教学班,老人上课的经费全由村里、社区以及当地市级财政承担。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基础上,海宁正实现着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幅温馨和谐的夕阳美景图在这里展现。
老年人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拿79岁的学生陆赵荣的话说:“以前‘白天摸田头,晚上焐被头’,哪有人教这样的好东西。”和陆赵荣一样,海宁不少老人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没怎么读过书,如今都实现了“做个读书人”的梦想。虽说也叫学堂,但老人们的书包装的东西和其他学堂不一样,据了解,这里开设的课程有疾病预防、养生保健、营养配餐、音乐等。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老年人教育的重点在于让老人学会过日子,更重要的是,课堂成了社交场,成了老年人接触社会的一个新窗口,用老人施寿鹏的话说,那是“这里老兄弟多,上上课,聊聊天,心里敞亮多了”。
老年人教育虽说是为了夕阳更红,但它本身是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事业,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思索的东西。“白胡子”的书包究竟该装点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的教育无非是让老人们聚在一起热闹热闹,打发打发时间。在谈起中国和韩国老年人教育区别时,韩国崇实大学终身教育系主任齐永华教授曾说,中国老年人教育倾向于兴趣,比如学舞蹈、越剧等,而在韩国,更多是提供工作信息、开设职业培训,使老年人获得资格证书,帮助老年人安排好以后的生活。不论各方观点如何,老年人教育的目的起码得有这样几个方面:有利于实现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以便他们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有利于知识的更新;掌握新技术和技能,使有就业愿望的老人获得就业的条件;丰富晚年生活等。
老年人口是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老龄化是一种趋势,如何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老年人?在老年大学越来越多的当下,让人期待更多生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