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是中华五大文化谱系之一”
2009年12月16日 08:17
嘉兴人引以为傲的“马家浜文化”,在外界到底有多大名气?中外权威专家们怎么看待它的内涵、成就和地位?12月14日至15日,海内外7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禾城,纵论马家浜文化,本届马家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9篇。
足令嘉兴人感到兴奋的是,马家浜文化的研究者近年来大大增加,在多个国家的一流学府和研究机构,都有顶尖学者把研究触角伸向马家浜文化。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除了有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科院及各兄弟省市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还有十多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
他们把马家浜文化研究带到了怎样一个新高度?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最有生命力的强势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被尊为国内考古学界泰斗。“我在1994年以后才开始关注长江中下游文化。”他告诉记者。
这个研究转向似乎正暗合大趋势:很长时期内,考古学界更多关注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而非长江流域。直到后来,“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摇篮”的观念才渐渐确立。而在这个观念转变过程中,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良渚文化序列的发现和确立,最为关键。
“我认为中华文化有五大基因谱系。”张忠培首先高屋建瓴地在中华大地上画出了一张文化图谱:一是西拉木伦河、辽河流域,以红山文化为代表;二是黄河下游,以大汶口、龙山文化为代表;三是黄河中上游,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四是长江中游,以大溪、屈家岭文化为代表;“还有就是长江下游文化,以马家浜到崧泽、良渚文化序列为代表。”
张忠培认为,这五大文化谱系在中华文化竞争、融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从马家浜到崧泽、良渚文化的时间序列,证明了马家浜文化的强势,正是这种强势让马家浜文化战胜了其他的弱势文化,繁衍出自己的文化子孙,发展成文化谱系。”在他看来,在同时期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考古学文化中,马家浜文化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
6方面突出成就
证明“江南文化之源”
马家浜文化作为长江下游“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其强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认为,马家浜文化主要创造了6方面文化成就:建筑、手工工具制作、象牙制品工艺、玉器制作与使用、织物技术、葬俗。
建筑方面,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是将房基垫以较厚的土,用红烧土筑成居住面;二是建造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高出地面,适应了江南水乡潮湿天气。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建筑木构件上,有榫卯对应痕迹,这些木作工艺技术高于河姆渡文化,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同期工艺水平最高的木作工艺品。
手工工具制作方面,马家浜文化中棱角整齐的石器,是同时期最为精致的;它最先创造的石器管钻钻孔方法,是最为先进的。这种方法在其他地区直到公元前4000年或3500年前后才出现。
罗家角遗址出土的象牙端饰,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象牙端饰;象牙梳是公元前4000年前后最为华贵的发饰,开启了环太湖地区讲究发饰装饰风气的先河。
另外,马家浜文化中还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以前个体最大的玉玦,表明马家浜文化制作、使用玉器装饰的风气浓厚,超出同时期其他地区的诸多考古学文化;还出土了同期最为先进的纺织物和最早的木质葬具。
“这6方面突出成就,连同稻作农业、漆器发明、舟楫制作等,都表明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900年间,马家浜文化的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古国文明之源。”朱乃诚表示。
“龙”可溯源至江南文化
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曹峻认为,新石器时代江南古文化始终处于高水平、独立发展状态,不仅器物形态特征显著,其水稻种植、玉器生产、干栏式建筑及舟楫交通等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的旱作农业、地面建筑、陆路交通等形成鲜明对比。
“史前江南文化始终与中原文化保持互动,直接参与中原文明的形成,为上古中国统一体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曹峻说。而令人意外的是,曹峻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的江南对中原地区主要是“文化输出”,对华夏文化进行扩展与浸润。
以马家浜文化为源头的江南文化主要进行了哪些“文化扩张”呢?曹峻说,吴越先民的农业生产对中华文明贡献最大,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由南向北扩展至中原地区。
农业之外,一些玉、石器也传至中原腹地。更重要的是,随着东南器具北传,附加其上的某些思想、信仰也一并影响了中原史前文化。曹峻举例说:“良渚文化中陶片有刻画蛇纹,此后中原商代青铜器中有这类蟠曲龙纹,可见中华文明中‘龙’的形象与思想与良渚文化有关。”
曹峻认为,夏商以后,江南与中原全面交流、融合,这一时期主要是江南土著日渐“华夏化”,逐渐纳入以中原夏商王朝为中心的上古中国统一体中。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杨 洁 耿俪洳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