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马家浜遗址发掘遭遇“寒流”

2009年11月15日 14:12

  自11月10日马家浜遗址二次发掘工作启动以来,每一锹土铲起都牵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可惜天公不作美,连日风雨使得发掘工作面临重重困难。11月13日下午,天气刚刚转晴,考古队员又重新聚集起来奔赴发掘现场,开始对马家浜遗址进行新一轮的“拨云见日”。

  发掘进度可能“顺延”

  之前,专家预测,如果一切顺利,“10天后就比较有看头”,现在发掘进度很有可能被恶劣天气“顺延”。

  近日,禾城阴雨绵绵,气温骤降。大风在旷野上呼啸而过,把芦苇吹得几乎伏倒在地,马家浜遗址因地处荒郊,显得更加湿冷难耐。脚上套了塑料袋,穿过一片小树林、越过一条水沟,发掘区的蓝色大棚在荒草间似“灯塔”指引着艰难跋涉的方向。

  前天一早,当记者冒着风雨赶至发掘区时,往日紧张有序的发掘现场却空无一人。“无论风雨多大,考古队员和干活的村民都是8时准时到的,冻得鼻涕都流出来了还在挖土……今天不知道怎么还没来。”在临时搭建的治安岗亭内,城南派出所保安队员丁玉明一脸的纳闷。

  “虽然有大棚,但雨下得太大,泥土运不出去,发掘工作只好暂停。”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建江解释称,只要不下雨,发掘工作将立即进行。

  3个挖掘坑已见雏形

  虽然发掘工作受到天气影响,但前几天的工作依然卓有成效。记者在现场看到,之前还只是一片平地的发掘区,现在有3个5米×5米的探方已初露端倪,最深处有四五十厘米。探方之间的“十”字隔梁也被砌得笔直平整。其中一个探方内,已经砌了四级台阶延伸到坑底。

  目前发掘用的都还是铁耙、铁锹、簸箕等普通农具,但现场横平竖直的线条、光滑的泥土表面,都显示着考古发掘是个精细的技术活。

  现场保安24小时值守

  “从5月开始,我们就开始轮流在这里值班了。”不管风吹日晒雨淋,与考古队员一起守在现场的保安队员丁玉明说。据介绍,为加强遗址现场保护、确保发掘工作顺利开展,嘉兴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特意在此设立了马家浜卡点治安岗亭,由6名保安队员在此轮流值守,现场24小时不离人。

  “每逢周末,都有热心市民到这里来游玩、拍照。”丁玉明说,“只要一听到外面有动静,再晚再冷我都会起床去大棚里看看情况。”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杨 洁 耿俪洳    编辑: 夏一鸣

 相关稿件
·秀洲工业园区通过“环境关”
·禾城气温骤降民工围炉取暖
·秀洲公园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秀洲光电产业园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