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跑步进入汽车时代,因鉴定无门引发的汽车消费投诉难,几乎成了和交通拥堵等量齐观的城市病。为了尽快给广大车主治“堵”,近日市消保委专门从全市各界抽调出20位汽车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消费维权义工服务队。今后再有汽车消费投诉发生,就由这些专家进行背对背技术鉴定,帮助消费者敲掉维权拦路虎。
一边是201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一边是汽车消费投诉每年翻倍增长,车主“怒砸奔驰”、“牛拉宝马”的另类维权不时见诸报端。这几年,当拥有汽车如同拥有住房一样成为许多人的基本生活目标,汽车消费维权也成了无数人感同身受的城市发展之痛。
汽车消费维权有多难?从现有情况看,无非三难——“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其中,“鉴定难”最为关键。与普通商品不同,汽车消费投诉及调解涉及汽车质量的判断,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但是,目前我国既无汽车质量鉴定规范,专业的汽车质量鉴定机构也极少,且一般不受理私人鉴定申请。即使偶尔破例,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几十万元,有时比车辆售价还高,让车主望而却步。鉴定无门自然无从举证,更不用说维权了。实际上,早在2001年3月,浙江省工商局就将小轿车列入“三包”商品目录,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了汽车“三包”规定,但是车主依照上述规定成功维权的并不多,原因就在于“鉴定难”这只拦路虎。
让纸上的规定变成消费者的现实权利,最根本的当然是尽快建立独立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汽车产品质量作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这也是破解汽车维权鉴定难的治本之道。但是,第三方机构如何建、怎样收费等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对于众多望眼欲穿的车主而言,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此次市消保委从市区4S店等地抽调技术专家,以义工服务队的形式为消费维权提供技术鉴定,实际上是通过整合专业社会资源来弥补机构鉴定的缺失。虽然作为一种治标之策,专家义工们不可能取代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功能,但至少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见效更快的维权通道,让鉴定无门不再成为车主维权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