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 > 三年活动 > 效能提升年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以效能提升推动发展“加速度”

2012年10月23日 10:46 [ ] [打印]

  通过加强两级中心组集中学习、办好“三大讲坛”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学习力;通过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发现和鼓励各类完善党政机关公共服务水平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创新行为,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的创新力;通过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政务公开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执行力……

  2012年上半年,秀洲区着力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以机关干部整体效能的不断提升,保障“三年”活动的顺利推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创新学习促转型发展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按照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效能提升年”活动的部署,在全区实施了“学习能力提升工程”,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研究式、共享式和互动式学习,以此优化机关干部的知识结构,开阔思路,在把握规律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全区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在提升学习力的众多举措里,秀洲区的“三大讲坛”——秀洲讲坛、文化讲坛、道德讲坛已经成为全区理论宣讲的响亮品牌。今年初以来,“三大讲坛”已邀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为广大党员干部授课20余场,参加听课的党员干部有近万人次。学习力的提升,也促使广大机关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多地关注民生、主动服务、排忧解难。在活动期间,各级机关党员干部还梳理了农村科学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群众生产生活等7大类120余个问题,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30余人次,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余件。

  与此同时,秀洲区通过贯穿全年的创新评比活动,鼓励各地、各部门着眼于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急难险重任务、各类疑难问题、各种瓶颈要素和体制机制障碍,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进行创新,年终由各单位进行自主申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分。

  强化执行促跨越发展

  执行力的提升是效能提升的最直接表现。今年初以来,秀洲区不断优化督查形式,持续拓宽督查领域,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督查、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全区各部门执行力的提升,以“效能提升年”为抓手,开展执行力督查,成绩明显。截至目前,秀洲区已经对37个督查重点进行定性、定量督查,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发现存在问题15个,从问题找原因,从原因找责任,进而协调相关单位,提出督查整改意见13条。

  除此之外,秀洲区通过深化审批服务、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及健全部门联系镇、街道中心工作制度等众多举措优化全区的发展环境。仅走访村、社区、企业、项目就收集问题建议704个,目前已答复、解决近400个。通过促进全区机关和干部改进服务、提高效能、勤政廉政,推动全区机关干部执行力的提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秀洲区更加关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服务组织建设,以创建“五强”村监委为目标,深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以示范化创建为抓手,推进镇村两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使得诸如弱势群体扶贫帮困、救济救灾物资发放、农村建房初审、农资供应等服务事项可以在便民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工商行风效能监察联络站”进企业
·审查更加到位,职责更加明确 秀洲区环评审查出新规明职责提效能
·“节能降耗在南湖”之效能提升篇 小企业跻身伦敦奥运会供应商
·执行力问责“再出重拳” 南湖区以效能月活动促软环境提升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