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不断提升招商选资能力 坚持"一把手"招商 秀洲招商选资力求新突破

2012年7月13日 08:19 [ ] [打印]

  在要素资源制约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大企业、大项目?在招商形势日益严峻、竞争越来越残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招大引强,壮大产业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昨天,秀洲区召开全区招商选资工作座谈会,学习了解外地招商选资工作先进经验,分析总结上半年招商选资工作形势,力求下半年招商选资工作有新突破。区委副书记、区长盛付祥出席座谈会。

  今年初以来,在国际金融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趋紧的大背景下,秀洲区以大手笔谋划招商选资促发展,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全区招商选资围绕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重点产业,定向招商、产业招商取得实效。1至6月,全区完成合同外资14574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7251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52%。全区累计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23个,实到市外内资19.27亿元,完成区下达指标29.8亿元的64.67%,同比增长67.85%,完成市下达指标22.2亿元的86.80%。

  面对有限的要素资源,秀洲区各主体从一开始就树立起“只有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才能更好地推动秀洲大发展的意识”,将招商工作瞄准世界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进行逐个排摸,尽全力在大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今年3月,由世界500强企业日立(Hitachi)旗下的株式会社日立系统解决方案(日本)、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投资的日立解决方案软件服务项目正式完成注册,该项目也是世界500强企业首次投资嘉兴的服务外包产业。而另一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秀洲的相关事宜也正在积极洽谈之中。

  对此,区经济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秀洲区,一方面证明了秀洲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坚定了全区招大引强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对今年全区在更高层次上的招商选资发展提供了样本。“大企业、大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延长产业链条作用,往往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大企业、大项目利用其在生产、经营方面的示范作用,往往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提升发展。”该负责人说。

  上半年,秀洲区还积极借助省、市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东风,大力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在5月举行的秀洲区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暨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内外资项目13个,其中内资项目8个,投资额26.7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5.78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5个,投资额3.7亿美元,注册资本1.53亿美元,签约总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落户项目涉及农业生态休闲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服装业、汽配产业等多个领域。

  座谈会上,盛付祥要求,全区上下要对招商选资工作高度重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坚持“一把手”招商不动摇、专业招商不动摇、产业招商不动摇、服务招商不动摇、感情招商不动摇。在开展招商选资工作中,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大势的认识能力;提高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能力;提高对行业领军企业的识别能力;提高对核心、关键人物的攻关能力;提高对招商谈判技巧的把握能力;提高对项目法律文本的协议能力;提高对利用存量资源招商的能力。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王杭徽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大小事务由代办员"包办" 秀洲区村级事务全程代办制给城乡居民送方便
·秀洲区区长质量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秀洲区省级块状产业标准化项目通过验收
·烈日护路 秀洲区公路治超员全神贯注在道路上排查车辆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