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涵是一名理科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67分。6月21日凌晨查到成绩后,她正准备跟父母到夜市吃点烧烤庆祝一下,也就离成绩公布20多分钟,李一涵母亲的电话响了。北大吉林招生组的一名老师在祝贺李一涵取得理想成绩后,开始动员她填报志愿时能选择北大。正当母亲与北大招生组通电话时,李一涵的电话也响了,是清华招生组的来电。
高考成绩出来后,北大清华的电话同时到了,这样的场景说明两校抢夺生源大战是多么激烈。这样的“掐尖战”不仅在吉林,而且在全国各地上演着,很多高分考生都有着李一涵这样的经历。其实,早在高考成绩公布前,两所名校的“掐尖战”就已经开始了。
此前,“清华大学重庆招生组”通过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消息:“好消息呀!听说今年北京报清华的人数有600多,报邻居的有300多。希望今年清华能收到优秀的孩子。”言下之意很明显,报清华的考生更多,清华比北大更牛,能招到更优秀的学生。这条挑逗意味明显的微博,立刻激起两个“传统冤家”的口水战。当局者互吐口水,围观的网友倒是很清醒地起哄:但愿两校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毁之”。
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很多时候就这样进行着低层次竞争。进大学之前,比谁的录取分数高,谁掐到的高考状元多;学生毕业后,比谁的毕业生中高官多,谁的毕业生中名人多,谁的毕业生进入了富豪榜。两所大学就停留于这种浮躁的比较中,而不去比较教书育人环节,比如:谁的课程设计更合理,谁的教育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谁在大学改革和“去行政化”上走得更远,谁在自主招生上作出了实质性探索,谁为中国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
很多人都嘲笑北大和清华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施、三流的教授、四流的教材、五流的管理、下流的体制。招到一流的生源当然很好,可是,如果优秀的生源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显然是在“毁人不倦”。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不会炫耀招到世界一流的学生,而是能通过世界一流的教育,将走进自己校园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这个学期,我在北大教新闻评论课,让学生写关于校园问题的评论,很多学生就抱怨学校的课程设计很成问题,称“北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全凭自己摸索,教授的辅导作用几乎没有”,称“教学行政化压抑着教师的教学创新,老师在教学上毫无自主权”。不知道学生的这些声音,校长能不能听见?这些学生都是当年“掐尖”掐过来的,可被掐过来的他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不客气地说,在某种程度上,“掐尖战”掐出了一些名牌高校的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