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伴着端午节的脚步,一年一度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盛装而至。一台台、一出出、一场场文化的、经济的、学术的盛宴狂欢,搅得嘉禾大地不亦乐乎。随着嘉兴端午名声日隆,我注意到如今的文化节里,除了裹粽子、祭伍相、踏白船等本地风俗仪式外,还包进了湖北《摆手舞》、贵州《侗族大歌》、福建《嗦罗嗹》等外地“馅儿”,甚至引得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异域人士慕名前来、共襄盛会。
一座江南小城,为何会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一个本土节日,缘何能吸引如此多的异域目光?我以为,关键在于“嘉兴端午”所展现出的对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后的自信,以及对各地民俗所持的兼容并包的融通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心态和做法对于传播中华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家巧实力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具体而言,在精神气质上,“嘉兴端午”并不囿于本地端午传统的固有形态,而是把原本“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各种端午民俗吸纳至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现,打造出“大端午”的形象。这种做法对内有利于各地民俗的相互融合,对外有助于文化间的彼此交流。如韩国友人带来的《青山别曲》便是端午国际化的一个样本。事实上,任何一个节日、一种文化,要想实现从一域、一族向全球共度共享跨越和质变,缺乏这种对于异域习俗的包容是不行的。一些洋节之所以能够在精神气质、文化传统迥异的东土受到欢迎,其原因也在于此。
在表现形态上,“嘉兴端午”改变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的单一模式,不仅实现了文化端午、学术端午、经济端午的“三方促进”——以学术研究提升端午节的文化厚度,以文化展示扩大端午节的社会影响,以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端午文化的可持续传播,而且借助COSPLAY、街舞、非遗展演、皮影戏、器乐演奏等现代元素的“再造”,使得端午这个传统节日走下庙堂祭坛,走出曲高和寡的尴尬处境,焕发出青春气息,从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可以说,是兼容并包成就了嘉兴端午的影响力,而嘉兴端午又反证前者之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而两者的相互成就,或许便是端午“样本”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