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人一样,要有灵魂,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国台湾网近日开设的“情系大陆,爱满台湾——两岸好人特别专题”里,就集合了这样一群“中国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也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树立了一面鲜活的精神旗帜,塑造了一个强大的中华文化之魂。
“两岸好人”的事迹,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雷锋精神”。50年来,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无可否认的是,“雷锋”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雷锋的人格魅力、理念信念,更是早已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辩论,化作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一种感动。当代中国人对“雷锋精神”的呼唤,其实就是对“好人”的呼唤,而“两岸好人”跨越了海峡,更是凝结了隔绝60多年两岸中国人共同追求的中华文化底蕴、道德价值。
“两岸好人”的背后,有“爱”的影子。无论是“跨越海峡、跨越偏见”的台湾女子张平宜、“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还是一家三代薪火相传、捐资助学、热心公益的漳浦台胞陈瑞和一家,亦或是情系西安“海星之家”的台湾美女大学生吕宜选、郑偊君……他们“做好事”的最原始动力,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当代人对“好人”的呼唤,其实也就是对人性温暖的一种渴求、对真善美的一种崇敬。“两岸好人”,满足了人们对最本能的“爱”的渴求。
“两岸好人”的背后,是“快乐”的真谛。2月24日,来福建平潭考察的台胞白先生发生车祸后被路过的3位当地年轻人及时送往医院,在帮忙办理好入院手续后,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便悄然离去,后来被交警找到的救人者吴天真的话朴实无华却令人深思:“我们助人,所以快乐。”“第二届感动长沙十佳美德少年”刘柯贝被问到自己的志向时说,他不仅要做社区里最小的义工,还要做社区里坚持时间最长的义工,因为“想到自己能帮到别人,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无论是给予别人爱,还是在帮助别人时获得自身的快乐,“两岸好人”的背后,都凝结着一份中华文化传统“仁者爱人”的优良品质。善于保存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任何一个伟大民族不可缺少的品质。中华文化是两岸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新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但最精华的根基永远不曾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岸好人”推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是“两岸好人”,塑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之魂。
“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4月走”——马上就要进入3月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又将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每年3月一过,“雷锋”就消失的尴尬情形。从“两岸好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融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现象,它既有民族精神的根基,又代表时代的精神。是他们,让我们在离开雷锋50年后的今天,再次感受“雷锋从不曾离开”的温暖;是他们,让“雷锋”有了“户口”,常住人民中间;是他们,为中华民族文化贡献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中国台湾网“两岸好人特别专题”不仅是在为两岸的“好人们”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也志在引发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当海峡两岸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何愁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不早日立于世界之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