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市贫困人口不多,但各方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却一直高涨。近日,为帮助更多农村困难家庭脱贫脱困,海宁农委提出了“千企助千户,共奔小康路”的目标,一边将帮扶重点放在提高“造血”能力上,帮助农户掌握致富技能,一边扩大“一企助一户”的结对帮扶范围,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造血”与“输血”,是关于扶贫的两个形象比喻。去年海宁市选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为试点,以“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一企助一户”的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已有745个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与743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对发完补贴就了事的“输血”式救助,“一企助一户”的帮扶更侧重“造血”,即通过传授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的致富能力。从实际情况看,确实有不少贫困家庭因此“脱胎换骨”。
但是,这种治标又治本的“造血”式扶贫,推广上存在难度。以海宁为例,745个困难家庭,有因老、因残致贫的生理性困难家庭,也有因病、因灾致贫的社会性困难家庭,特征、境遇千差万别,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扶贫办法。唯有“一对一”结对帮扶,方能从每个家庭的实际出发,“量身定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显然不是一劳永逸的“输血”式扶贫所能解决的,也不是相关职能部门一臂之力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或许有人会说,建立公共财政,减少贫困乃至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政府责无旁贷。但从先进国家成功范例看,政府积极作为之外,少不了全社会特别是先富人群的共同担当。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企助一户”的实施主体是企业,针对的是万千贫困农家,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是一种充满感情的道德行为。这或许需要企业在特定的时期义务“献血”,但正是以此为前提,才能实现扶贫的“造血”功能。
“输血、造血、献血”三种不同的方式有机组合、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扶贫帮困工作链。要实现这个链条的高效运转,少不了与之相关的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一企助一户”的帮扶队伍,为扶危济困献出一份爱心时,我们的扶贫“造血”机制会日益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