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微博质疑中国工程院新晋院士谢剑平的院士资格,指其研究“烟草减害”实为高效杀人。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也表示,谢剑平的当选是科学界的耻辱,其研究成果会误导公众,帮助烟草企业卖烟。
此番院士增选,高官落选,应该说是公共监督的结果。可是,若为官者真的达到了院士的学术水平,“被落选”反而有些矫枉过正了。客观的态度是,院士增选既不能为权力所羁绊,也不能为功利所缠绕,更不可能当作平均主义的待遇在行业间分配,而是应该坚持学术至上。
烟草研究专家谢剑平当选院士受到质疑,中国工程院已及时作出回应,值得肯定,但是,简单地称其当选“自有其道理”恐怕难以服众,也难平舆论纷争。
谢剑平的研究成果有两个:一是“减害降焦”,即通过降低焦油的方式减轻抽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是通过在卷烟中增加中草药以降低烟气有害成分。按照“打假斗士”方舟子的说法,《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明确写道:“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如果说谢剑平的研究成果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精神,如果“降焦”并不“减害”,那么其学术成果的含金量就值得怀疑,其院士头衔的正当性就值得质疑。
当然,对于科学研究,因专业性很强,普通公众难辨是非曲直,方舟子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有待专业人士给出答案。据卫生部委托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将近85%的人认为低焦油卷烟的危害较小。可以说,“低焦减害”已经成为烟草行业最好的广告语,如果谢剑平院士无法证明“低焦减害”的科学性,他就可能背负误导公众的道德十字架,这就不仅仅是院士不院士的问题了。
“烟草院士”事件之所以引起质疑,是因为人们搞不明白,既然《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低焦减害”的不科学性,我们的科学家为何还要在这个问题上孜孜以求甚至反其道而为之?科学需要怀疑的精神,就像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重力落地理论那样,但这种怀疑须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即伽利略背后没有权力和资本的背景,不是为特定利益群体服务,在此背景下,科学的怀疑才会结出真理的硕果。而反观谢剑平院士,他所在的烟草研究院属于烟草系统,其研究经费来自烟草公司,自然让人觉得是为烟草行业服务。即使他的学术成果是科学的,烟草公司赞助的背景也会使其学术成果蒙上不够公正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