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不平衡历来招人诟病,近日,秀洲区电教馆主办的一场“异地同课”活动,仿佛为解决此问题带来一丝曙光,活动在磻溪小学与油车港镇中心小学之间进行,磻溪小学的嘉兴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厉坚芳老师,给两校学生共上一课。虽然两所学校相隔几十公里,但通过视频网络实现了异地同上一节课的目标,厉老师的提问现场同学能回答,远在油车港的同学也能回答,一堂课的教学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科技带来改变,它给秀洲区两所学校带来的改变是,一个老师通过视频网络实现了两个场所的教学,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或许是实现教育资源平衡的契机。尽管“异地同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却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期许。如此氛围下,将话语与“悲剧”联系起来,似乎有泼冷水之嫌,实则不然,清楚“异地同课”与“教育资源平衡”之间的鸿沟有多深,才能清醒地将两者的距离拉近。
提起“共享”这个词,总能给人一种美好和温暖的感觉,这与我们内心的理想情愫相关。现实的无数例子也佐证着,“共享”往往能够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但若是失去一定的共享条件,就会产生经济学家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必然会遭到过度放牧。显然,教师的课程与牧场之间是有区别的,牧场作为资源会有尽时,教师的课程作为思想可以无限传播。即便如此,“异地同课”也面临着悲剧的风险。最直接的风险可能是技术层面的,比如网络传输问题可能会带来的教学事故。如果说这一点尚可通过科技的改进来实现,那么最大的风险还在于体制,“异地同课”可能解决了授课问题,但还有更重要的教学管理问题,比如教师的薪水如何支付,课后的管理如何进行,学校的生源如何安排等等。“共享”背后,其实有着太多排他性权利基础上的双方或多方交易,而不是“各取所需”的人类理想,现实中“共享”概莫能外,教育自然不能例外。
“异地同课”不可能是免费的午餐,在此次秀洲区尝试性、创新性地开展了“异地同课”活动后,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鼓励的掌声和饱含期望的浮想联翩,更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应该是“异地同课”之后的机制、体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