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当上千元一桌的“谢师宴”已经不是新鲜事 对“谢师宴”的几点建议

2011年8月6日 08:37 [ ] [打印]

  据8月1日的晚报报道,今年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谢师宴”的价格上涨了不少,上千元一桌的“谢师宴”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昂贵的价格并不影响它的走俏。与此同时,一些家长学生却很无奈,在办与不办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老师也是左右为难,不能厚此薄彼,却又担心吃得消化不良,喝坏身体……

  值得肯定的是,尊敬师长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尊师、感恩的一种形式,请老师吃顿饭本也无可非议,但如果认为“谢师”非“宴”不可,而且务求豪华奢靡,则完全偏离了师生之间原本最为纯朴真挚的情谊。为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首先,校园是一方净土,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也一直被外界认为是最纯洁的,而世间最纯洁的感情一旦有酒肉之类非情感的东西介入,就会失掉本色。因此,我们在“谢师”时应该尽量不要物质化,如鼓起勇气发自内心地当面向老师说一句感谢,亲手精心制作一张有意义的明信片,赠送一本用心挑选的书籍,逢年过节时给老师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问候等,这些做法远比“宴”来得更有意义。

  其次,“谢师宴”如此盛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不是家长不知节俭,也不是老师欠缺师德,而是“人情面子”在作祟。一方面,家长们明白老师辛苦劳累,学生们深知老师恩重情深,不“宴”似乎不近人情。另一方面,在家长、学生的盛情之下,老师们也难以推却。如此循环,“谢师宴”之风必然越来越盛。其实,“面子”有时就是一张纸,只要大家都明白,就可以避免诸多麻烦和烦恼。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些更简洁的方式来代替“谢师宴”,如以班级为单位一起开一次班级告别会,既能起到“谢师”的目的,同时老师也不用担心“厚此薄彼”或吃得消化不良,喝坏身体了,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谢师宴”的目的在于“谢师”,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但大家都“宴”的话也缺少创意。与其在如何宴请老师上花费心思,倒不如将我们的聪明才智用在如何创新“谢师”的方式上。比如请老师去某个农庄来一次野餐,一起聊聊天,或者开一个小型Party聚一聚等,相信一定会比一顿简单的“谢师宴”来得更有意义,而且更令人难忘。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沈秀芬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新华网评:"窃听门"让人认清西方 所谓"新闻自由"无疑是一种伪自由
·竭尽全力防台抗台 尽一切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新华网评:彪悍的“达芬奇”不需要解释?一个匪夷所思的消费事件
·“打捞”高温下沉默的声音 努力给所有劳动者送上一份“清凉”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