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江南,如何保存“前榉后朴”、“前槐后朴”、“前榉后樟”的水乡景观特色?自2002年至今,海宁采取片林种植方式,建起万余亩生态公益林,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就地保留、日渐稀缺的各种乡土大树存入这个“树木银行”,并作为主要绿化树种,源源不断移种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树木和建筑一样,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和历史特征的标签。因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成长环境而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更是一座城市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浓缩,具有识别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功能。
近年来,各地城乡绿化观念不断提升,相比从外地甚至从国外高价引进新树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正日益获得青睐。作为一种本地自然资源,乡土树种天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们在为城市营造地方特色、景观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在许多大城市曾经出现过的绿化雷同现象。
在嘉兴等地,自古就有“生个儿子种棵榉,生个女儿种棵樟,嫁人做个樟木箱”的风俗,小桥流水、白墙青瓦间林立的榉树、樟树、槐树、朴树等树木,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的成长,便成了珍贵的乡土树种。作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最适应水乡生态环境、最具江南特色。然而,在滚滚而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中,不少古树名木、乡土树种通过种种渠道流到了其他周边城市,实为憾事。
保护乡土树种,对于保存原真的水乡记忆、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为此,海宁自2002年开始实施片林工程,在涉及开发拆迁的区域里,储集胸径20厘米以上的普通树木、胸径10厘米或15厘米以上的珍贵树木。短短3年间,形成了上规模的以片林方式种植的1万多亩生态公益林。而且,这些生态公益林基本上以当年农家房前屋后的榉树、朴树等乡土树种为主,成为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来源。从这个“树木银行”里走出来的乡土名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落地生根,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保存了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与乡土记忆。
其实所谓地域文化,也积淀于当地的一草一木之中。“树木银行”于保存和形成独有的城市人文色彩大有裨益,应当引起世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