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上“真维斯楼”的匾额,在清华学生和网友中掀起极大的波澜。今天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表示,为建筑物命名是通行做法,“第四教学楼”的名字也将保留。记者今天上午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官网上发现,14个院所、实验室和楼宇等筹款项目也给出了“冠名费”,金额共计7.5亿余元。
尽管如今的大学已经越来越入世,甚至连教授们也都越来越世俗,但在公众和学子的心目中,想必还是愿意把大学当作圣洁的象牙塔来看待,而不愿意让大学混迹于世俗中无从辨识。这个时候,清华大学的教学楼上居然挂上了“真维斯”的匾额,连最著名高校的教学楼都不能免俗地被商业冠名,遭遇公众的质疑,甚至被学子们戏谑为仅次于“二校门”的清华园又一大著名景观,也就在所难免了。
的确,好端端的教学楼忽然改名换姓,学子们的心情不难理解。不过,面对质疑,清华大学方面也的确觉得冤枉。大学建筑物通过各种方式被冠名的,其实早有先例。最赫赫有名的莫过于“逸夫楼”,不仅在许多大学都有以邵逸夫先生命名的建筑,一些大学的“逸夫楼”甚至还不止一座,然而,“逸夫楼”的冠名似乎并没有引发太多的争议。
导致上述待遇差别的,显然并非“逸夫”这个名字比“真维斯”更有文化,或者听来更加悦耳。事实上,对于大学来说,维持大学的运转当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大学同时又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既然如此,要确保大学有足够的运营经费,接纳社会捐助与商业捐款,自然也就是大学基金的重要来源。而作为对捐赠人以及商业机构的感恩,大学通过建筑冠名的方式给予回馈,要说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有不少先例,“逸夫楼”就是这样被命名的。这就可见,假如冠名使用得恰如其分,本身其实就是一道人文风景,甚至可以成就一段佳话。
仍以“逸夫楼”为例,邵逸夫先生向内地捐赠的款项已达25亿多港元,用这些捐款兴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项目已达3000多个,受惠的高等院校遍布内地大江南北。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的大学设施,被冠以“逸夫”的名称,当然也就无可挑剔。而相形之下,“真维斯楼”的冠名,既然并没有将相关捐赠款项以及用途公示,当然显得颇为突兀,不仅如此,当原本已经有名有姓的教学楼,却忽然之间被挂上了“真维斯楼”的牌匾,也的确显得唐突。
基于上述观点,作为通行做法的“冠名”其实并非可以任意为之。捐赠款项的公开,基金用途的透明,以及对于既有历史与命名的认同与尊重,其实才是“冠名通行做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