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宁津县招聘大学生的新举措势必引起诸多争议。根据宁津县有关规定,如果大学生到当地企业就职,还会纳入宁津县事业编制,每月领取企业、财政双份工资。五年后如果不愿在企业就职,可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用人机制在当地被称为“双薪双管双用”机制。
在企业就职领一份工资,同时还可以保留事业单位编制“吃空饷”,大学生在宁津县真是名副其实的“香饽饽”。为什么会对大学生如此照顾?按照宁津官方的说法,当地财政主要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关乎宁津的经济发展,企业人才匮乏,而当地事业单位又“空编”,对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实行“双薪双管双用”有利于破解当地发展困局。
落后地区要发展,“吃螃蟹”的勇气值得肯定。有意思的是,对于“双薪双管双用”这种新尝试,宁津县并不希望媒体过分关注,姿态上的“低调”有可能是基于当地官方着重于闷头做事的“自我保护”,但更有可能因为这样一种创新机制经不起推敲和质疑。
“双薪双管双用”政策是否违规?当地官方没有作答,甚至连山东省人保厅有关负责人也回避这个问题。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有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职工,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而宁津这些吃事业单位“空饷”的大学生并没有经过任何公开招聘程序。当地政府有关人士解释说,“双薪双管双用”机制是为重点企业引进特需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而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经招聘主管机关同意,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但是,从宁津引进的大学生的专业看,国际贸易、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等,并不能定性为“特需专业人才”。
当然,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若想留住大学生,必定需要一些政策优惠。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招聘公示环节,当地可以自行招人的重点企业的经营者有没有为子女或他人谋取事业编制的可能性?有没有政府领导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人谋取事业编制的空间?民众对此政策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观照现实,有多少带有“创新”性质的招聘在行违规违法之实呢?
事实上,宁津的“双薪双管双用”机制给予新招聘来的大学生以“超国民待遇”之时,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成了一种“赠品”,这对于新招聘来的大学生确实是好事,但是“吃空饷”对所有纳税人造成的损害又由谁埋单呢?
当事业单位编制成为“赠品”附送给大学生的时候,别忘了回头看看这种机制“创新”所损伤的公平和正义。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的确需要政府出手,但如何出手,并不是拍脑袋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