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自查登记表》下发至各地党政机关,要求各部门单位对公车逐辆登记,不允许遗漏、瞒报,在6月底前确保100%的车辆登记,填表造册,彻底摸清车辆总数。(5月18日《济南日报》)
中央要求各地100%登记公车,显然不是“逗你玩”,而是向倍受公众诟病的“三公”消费打响又一枪。登记公车能否做到“一个不能少”,将直接影响中央公车管理法治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改革进程。
登记公车,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甚至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难度与阻力不小。那么,我们拿什么保证100%的公车登记率?你一句“不允许遗漏、瞒报”的狠话,就能指望100%准确率恐怕有点悬。人群中都有左中右,“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从来不乏其人。
如果再碰上“死大胆”的,在登记公车时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又该怎么办?登记公车会不会沦为“一场游戏一场梦”?笔者并非杞人忧天,从以往经验看,别说登记公车,就是涉及人命关天的事,也有人敢铤而走险欺骗中央忽悠百姓。
100%登记公车并非不可能,关键是登记公车不能止于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即时处理,更应有一剑封喉刺刀见红的“狠招绝招”。比如,可设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比如,可开设公车登记媒体公示。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凡发现登记公车上有人遗漏、瞒报,一律严惩。唯如此,一些部门单位才会重视起来,形成“不能遗漏、瞒报”的共识,登记公车方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