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海盐县通元镇开始探索试行领导干部点名点题述廉制度,述廉会召开前一个月,就在各村群众中征集述廉题目。干部的廉政工作做得如何,述廉内容由群众来定;干部是否清廉由群众来评。
干部述廉,百姓点题。这不能不说是反腐倡廉制度设计上的一项创新,至少能在勤廉公示过程中发挥更多民意的作用。从实际效果看,面对群众往往“十分尖锐、一针见血”的“点题”,不少基层干部已经“冒汗”、“有压力”。
实际上,述职述廉,原本就是激励、鞭策干部做好工作,加强群众监督的有益方式。实际操作中,也的确有不少干部实事求是查问题、找原因、谈教训、定措施。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空话、套话连篇,让述职述廉“流于形式”、“走过场”。
干部是否清正廉洁,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述职述廉成为个别官员的“廉政秀”,原因固然盘根错节。但是,民意没有真正成为廉政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干部之所以要勤廉公示,并不是做给干部自己看的,而是要对社会负责。
事实一再证明,时下各种反腐制度,如果没有充分的民意基础和群众参与,只是官员自己“出题答卷”,就形不成真正有效的监督。点名点题述廉制度的意义就在于由群众点题,并召开公开的述廉评议会,让群众参与廉政建设。从点题范围看,除了工作职责中的廉政情况、执行收入申报和收受礼品礼金登记制度等情况外,还有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干部讲什么,群众听什么”变成了“群众想知道什么,干部说什么”,众多知根知底的乡邻用“雪亮的眼睛”在看,领导干部想不“有一说一”、“实话实说”都难。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述廉现场看,目前村民对现场提问和点题还有点胆怯,不是村民不想点题,而是还有解不开的疙瘩,有人就担心政府推行此项制度是否只为博个名誉,吃不准是玩虚的还是来真的。所以,下一步的制度设计,是如何打消村民的顾虑,如何让群众的意见真正发挥作用。否则,点名点题述廉就会有虎头蛇尾的危险。
任何反腐制度设计,民意参与程度的高低都是决定其成效大小的最重砝码。点题述廉也需要朝这个路子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