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问题,民众诟病已久,公车改革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但是,问题搁置了这么多年,却迟迟不见解决,公车数目繁多,对于公众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数量有多少一直犹如雾里看花,成为难解之谜。
最近,关于公车改革的话题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再次预热。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在参加广州两会分组讨论时表示,最快将在今年6月对全市公务车实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届时,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拟按照每公里1.5元至1.7元收费。苏志佳反复强调,广州市的这一新举措是“先易后难”的过渡办法,希望广大媒体和市民理解纪委的工作,让广州公车改革迈出第一步。
广州市即将推行的这一举措被解读为“公车有偿私用”,也就是说公车改革走进了由堵改疏的制度设计路径:公务人员要私用公车也可以,但使用者必须是有偿使用,类似于将公务用车出租给公务人员。作为配套措施,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还提出为公车喷涂单位名称和监督电话,以方便市民监督。
可以说,有了GPS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相比无偿的公车私用,公车有偿私用堪称进步之举。但是回归现实,我们不禁担忧:如此苦心孤诣设计出来的公车改革,最终会不会再次沦为花架子?毕竟,无论是之前的“O”牌还是为公车配备识别标志,抑或是公车集中管理,各地都曾作过尝试,但是公车私用还是屡禁不绝,监督的实际效果委实不容乐观。
既然监督不容乐观,那么似乎可以推定,公车有偿私用也未必能够产生预期成效,而很容易掉进公私模糊的陷阱。公车在什么使用状态下属于公用,什么时候又属于私用,恐怕很难界定。GPS也许能够确定公车的路线和里程,却确定不了车辆使用的性质。即便公私能够厘清,公车有偿私用也难逃公务人员变相福利的嫌疑。毕竟,每公里1.5元至1.7元的收费标准,在广州比坐出租车还便宜,而公车毕竟不是出租车。
加强公车监管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要体现监督实效,必须实现公车使用信息的公开,更重要的是要让公车私用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是采用柔和的补偿措施来加以限制。没有铁腕整治的手段,恐怕很难遏制公车私用问题。
公布公车数量并削减公车数量,公布公车使用信息并强化公众监督,在此基础上制定配套的惩治措施,这才是公车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样的公车改革才能朝着公众期望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