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市港务局获悉,4月份嘉兴港全港装卸集装箱30007标箱,同比增长99.9%,首次突破3万标箱,创下嘉兴港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的单月历史新高。
嘉兴港集装箱装卸量的逐月攀升,有效地拉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为其腹地货物走向世界打通了一条海上通道,其“领头羊”效应为嘉兴港未来的转型发展装上了一个强劲引擎。
为“最佳配角港”
转型发展加分
“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一港口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为打造一个现代化嘉兴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嘉兴市港务局港政处处长张保林表示,自2008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破10万标箱起,嘉兴港集装箱业务开始步入快车道,揭开了嘉兴港发展过程中崭新的一页。
进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嘉兴港集装箱业务继续保持井喷态势,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同比增长101%,较2008年实现翻番。其实,2008年之前,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长期在3万至4万标箱徘徊,属于浙江沿海港口中名副其实的“小弟”,“做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港”是嘉兴港对自身的定位。
“近三年来,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让其‘最佳配角港’的定位有了十足的底气。”张保林称,今年初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外贸企业订单逐步增加,港口腹地内杭州电器行业、平湖市外贸服装等行业的企业多次来电咨询嘉兴港集装箱航线,为嘉兴港集装箱业务量的进一步壮大增添了重要砝码。
市港务局有关负责人称,随着集装箱装卸量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嘉兴港集装箱业务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同样,在集装箱联动发展的带动下,作为“最佳配角港”的嘉兴港也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企业“家门口”
有了便捷出海通道
据介绍,以前嘉兴港没有固定的集装箱内支线班轮,口岸通关也不完善,嘉兴地区的众多外贸企业只好舍近求远,选择从上海港进出口集装箱。
历史数据显示,当时嘉兴及周边地区每年的集装箱生成量约500万标箱,其中近90%集装箱是通过集卡车陆路运至上海外高桥,然后换装走东海大桥运抵上海洋山港。大量的集装箱采用陆路运输,不仅给嘉兴、上海两地带来很大的城市交通压力,而且经过多次换装、短驳等运输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
为改变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的滞后面貌,打通腹地货物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2008年3月,嘉兴港与宁波港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经过近两年合作,依托宁波港集团在集装箱运营方面的管理、资金、市场等优势,以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为平台,以“联合集海”船队为支撑,通过船代、货代、车队、码头的联合“护航”,嘉兴港集装箱中转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目前,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达到日均三班,有24家集装箱干线船公司签约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港口集装箱桥吊增至4台,新增7万平方米集装箱重箱堆场,集装箱装卸效率提高了近一倍。与此同时,嘉兴港的口岸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据初步估计,每个集装箱从嘉兴港出口的运输成本,比从上海出口降低800元到1000元,运输环节减少的同时还不易造成货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成本优势。“随着未来独山港区与上海港合作的实现,嘉兴港腹地外贸企业的另一条便捷出海通道也将被打通。”张保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