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两换”换出生产生活新空间
2010年5月4日 11:37
昨天上午,王江泾镇长虹村村民顾福荣在详细询问了镇里有关织机集聚的相关政策后,决定回家和家人商量,将自家的20台织机全部搬到镇里统一规划建设的丝织业集聚区去。
“‘两分两换’后,大家要一起做生意了!”顾福荣说。这段时间,在村民家庭织机拥有量高达90%的长虹村,“两分两换”、“产业集聚”成为村民的热门话题。在长虹村村民看来,“两分两换”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方式的巨变。
村民看中长远利益
从自家3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搬到镇里统一建设的丝织业集聚区,要不要搬?划不划算?今年年初以来,这道选择题就摆在了长虹村村民顾福荣一家人面前。
做了十多年生意,顾福荣家里现在就种了两亩口粮田,收入全靠这些织机,一年忙下来能赚近10万元。顾福荣坦言,镇里统一建造的标准厂房,虽然是以非常优惠的价格租给他们,但相对而言还是增加了一定的成本支出。
“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划算的,不仅确保了安全,而且有助于生意越做越好。”顾福荣说,过去单家独户经营,家里有时会发生织机被盗的事情,大家搬到一起后,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生意上也可以取长补短。
环境向好噪声小
“家庭织机污染大,特别是噪声,一不小心就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记者在长虹村采访时发现,对于政府将分散在家家户户的织机集中起来的这一举措,绝大部分织机户都十分赞同。
该村村民莫海林家里有十多台织机,他说,过去自己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池,每年的处理费、维护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搬到集聚区后,污水接入管网统一处理,十分省心,再也不用担心自家织机产生的污水会污染环境了。
织机户支持,其他村民更是十分开心。该村村民莫金荣家里没有做织机生意,可邻居们大多靠织机为生,生意好的时候,机器的噪声从早吵到晚。“没有织机的噪声,今后睡觉就更安心了。”莫金荣笑着称。
不少村民选择淘汰旧织机
昨天上午,王江泾镇太平村5组村民孙蚕宝找到村干部,主动要求淘汰家里的11台织机。“家庭织机污染大,现在行情又不太好,还不如响应政府的号召,将旧机器淘汰,上好设备或转产。”孙蚕宝说。
太平村的“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据王江泾镇两新办工作人员潘永祥介绍,根据该村家庭工业经营户占50%以上的实际情况,镇里专门规划了占地40亩的丝织工业集聚区,并鼓励村民将一些落后陈旧的织机进行淘汰,镇里给予相应的补助。
“太平村的一些老党员、老村干部积极主动参与,也使得村民们对‘两分两换’支持率上升。”潘永祥说,在新举措推行的过程中,这些老党员、村干部多次上门和村民沟通、收集民意,让不少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反对到支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赵丹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