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2009】湿地农业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2010年3月11日 17:34
不用为水生植物的销售渠道发愁,则确保了农户的增收。“我们将引导农户集中连片种植莲藕1100亩,镇上的莲藕加工企业全部‘吃’进。”王江泾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吴海法说,嘉兴乐丰年食品公司早已和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每亩2000元的保底价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并且还将建一个年交易量2万吨的水产品交易市场。
【镜头三】
3月21日, 300多条渔船,上万名来自江浙沪的农渔居民,在嘉兴王江泾莲泗荡,60年来规模最大的“江南网船会”向世人演绎了一个水乡民俗的传奇故事。
湿地农业带来了真金白银,也成了休闲观光农业新亮点。王江泾镇的“江南网船会”,去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油车港镇杨溪生态鳖产业园引领的休闲观光渔业基地,每周都吸引市民前去休闲。在王江泾镇荷花村,每年夏天,上百亩连成片的荷池,成为一道美丽风景,吸引不少市民前去观赏。
“依托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和江南水乡风貌,秀洲还将打造湿地农业休闲观光新亮点。”区农经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有了水的湿地充满了生机,
【纵深连线】
秀洲区北部地处太湖流域,河网密布,年降雨量充沛,加上地势低,形成了6万亩“有水必淹、有雨必灾”的洼地。由于低洼地外水位常年高于水田水位,每年农田的利用率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剩下时间只能闲置,这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如今,秀洲区北部的许多农民纷纷告别传统的水稻种植,而是在稻田里种起莲藕、南湖菱,养起泥鳅和河鱼。如今,以种养水生动植物为主的“湿地农业”正在秀洲区悄然兴起。这种因地制宜的农业模式,不仅将昔日低洼地变成了“聚宝盆”,而且为当地农民开拓出新的增收渠道。
“北部低洼地带外河水位常年高于水田水位,农户发展其他作物受到了环境的制约,实行水域养殖及种植水生蔬菜,符合当地环境和因地制宜的要求,也是实现当地农民增收的可行之路。”据区农经局局长李荣伟介绍,虽然一直以来北部也有少数农民种植菱角、莲藕等水生蔬菜,但种植分散规模小,产量低效益一般。据调查,目前秀洲北部可用来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种植的面积有6万亩左右,但实际农户养殖水产的面积有1.7万亩、水生蔬菜仅4000多亩,在当地发展湿地农业具有较大的空间。
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秀洲区在北片发展以新型水产养殖业、水生作物种植以及休闲观光渔业为主的湿地农业。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秀洲北部低洼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变“水患”为“水利”。
目前,秀洲区已经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编制了《秀洲区湿地农业及现代渔业园区发展规划》。今后,秀洲还将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生作物鲜销、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开发旅游系列农产品,并鼓励村民围绕湿地在家门口发展渔业观光、生态采摘等“农家乐”旅游项目,促进整体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
【数据盘点】
秀洲区开发北部湿地农业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全区共开发湿地种植水生蔬菜1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亩均效益达2070元。为全面掌握水生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南湖菱、莲藕等水生蔬菜上市期间开展了5个批次的抽检工作,合格率均达100%。
【展望】
根据规划,到2015年,秀洲北部三镇将发展水生蔬菜种植基地3万亩,其中莲藕1万亩、南湖菱1万亩、茭白5000亩、荸荠2000亩等,其他水生蔬菜1000亩。同时以规模化发展为方向,重点引进种植大户等,力争将全区水生蔬菜产量提高到4.5万吨,总产值达1亿元。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张彬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