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

2009年11月23日 08:45

    据报道,浙江最快2010年元旦起在全省推广农村集体建筑用地入市,并逐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流转;11月18日,长沙市委会议也决定,自2010年开始启动以农村宅基地永久使用权置换城镇房产的试点。

    城乡一体化必然加快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人口在2008年已经达到6.07亿,但与此同时,进城人口与城市土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长沙试点提出,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生活,而城市人口在农村和小城镇生活,以生活方式的渗透和融合来推动城乡一体化,描绘了美好图景。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有助于缓解城市“地荒”,平抑畸高的城市房价。

   改变农业社会传统的居住和生产模式,无疑将对广大农民带来冲击;城乡人口混合居住,也是一个跨越式的构想。如何对一些地方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发现的问题加以防范,是推进试点面临的挑战。

    首先,如何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虽然相关部门对耕地保护已有制度安排,但在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的过程中,必须警惕开发主体滥占滥用土地的冲动。在一些城市,所谓的“地荒”并非城市土地已经没有开发的空间,而是土地囤积、土地浪费太过严重。没有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很可能形成对农村集体土地粗放式开发的惯性,带来新一轮的土地囤积和浪费。而且,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尚未消减的前提之下,单纯寄望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来缓解城市高房价也许并不现实。

    其次,如何预防新的二元矛盾。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果没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以及可靠的社会保障,将可能造就一大批城市“贫民”,城乡二元结构可能转换成贫富二元矛盾,矛盾将更加集中体现在城市,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农民进城与否不应仅凭行政命令“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既要有利于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也要尊重农民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激发农民在成为新市民过程中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城乡一体化更应当是城乡协调发展,应该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缩减城乡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

    此外,如何应对“大城市病”。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必然遵循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规律。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很多城市越来越感受到人口的巨大压力。在一些一线城市,房价飙升、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大难题。而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也带来老年人口保障差、留守儿童教育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人口和资源一味向城市高度集中,尽管一些发展中的城市需要人口规模红利,但激活县域经济,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实现人口的合理布局和生活水平提高,更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不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只看规模不看效益,农村的集体土地同样需要“精耕细作”,规划和珍惜好每一寸农村土地,为城乡个体提供更好的发展途径,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试点的当务之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周继坚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农民请家政帮助料理家务渐成时尚
·农耕竞技赛乡村 秀洲农民迎奥运
·嘉兴秀洲区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主角
·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 
·迎中秋大家唱 秀洲农民担纲主演
·“种文化”的农民成了文化大戏的主角
·农村嘉年华农民唱主角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