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来自秀洲农产品抱团北上的思考(上)

2009年11月17日 08:24

  这几天,首次集中亮相北方市场的秀洲青鱼干香飘京城,不仅与当地的一些客商签订了长期合作购销合同,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上的销售量也持续增长。但是,在取得佳绩的同时,秀洲青鱼干也暴露出产品品牌偏多、口味偏少、推销方式不新等“短腿”。有关人士称,要抢占北方市场,进一步鼓起农民的钱袋子,秀洲青鱼干还需过“三关”。

  第一关:品牌

  过关攻略:注册区域集体商标

  “梅家荡”、“泌蜜园”、“嘉荷池青”、“天然荡”……站在秀洲青鱼干的展销摊位前,北京市民李先生挑花了眼。他告诉记者,现在买农产品时,他习惯于先看品牌,再看有没有无公害、绿色产品标志等,这么多牌子的青鱼干还真不知道该买哪一种。

  带着李先生提出的问题,记者在农展会现场数了一下,发现此次出现在北京市民面前的秀洲青鱼干一共有8个品牌。随着秀洲青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全区青鱼加工企业、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有大小加工企业近20家,且大部分集中在王江泾镇。面对这一现状,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秀洲有好的青鱼干品牌、好的企业,但目前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青鱼干要走得更远,不仅要不断创新,还要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品牌优势。”该负责人表示,这几年区相关部门已经尝试通过市场的手段促进青鱼干品牌的整合,并计划注册青鱼干区域集体商标。

  第二关:口味

  过关攻略:“酸甜辣”一网打尽

  政府牵线搭桥到北京召开青鱼干推介会,这让嘉兴市诚兴水产养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来兴十分开心,他直呼明年公司青鱼干在北京的销量要翻番。“北京市民还是很喜欢吃鱼的,但是喜欢吃味道偏辣一点的青鱼干。”作为3年前就进军北方市场的“探路先锋”,俞来兴向记者感叹道。

  对于这一点,记者在北京市工商联水产业协会副会长李宝清处也得到了证实。“秀洲青鱼干的口味还可以再丰富一点,像宁波海鲜现在就开发了小包装的多种口味产品。”在北京做水产生意已经20多年的李宝清说。

  俞来兴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北方市民的口味,他们公司已经在生产辣味青鱼干了。不仅如此,考虑到北方市民春节“年年有余”的传统习俗,去年他还将公司原本淡绿色的青鱼干外包装盒,改成了喜气洋洋的大红色,使之成为了当地市民春节馈赠亲友的一种生态礼品。

  第三关:数量

  过关攻略:建立青鱼加工专门区块

  北方市场一旦打开,对青鱼干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那么秀洲能否提供足够的青鱼干?记者在采访区水产站站长朱嘉燕时了解到,虽然青鱼的生产与加工已成为秀洲北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但目前青鱼加工的比例并不高,去年全区加工青鱼15万条,只占青鱼生产总量的15%。

  “过去青鱼干一般在年底集中上市销售,大多作为礼品销往长三角市场,企业怕卖不出去,不敢多生产。”朱嘉燕说,北方市场打开后,有利于增加全区淡水产品的销售量,对此区相关部门将积极调动农户进行深加工和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全区养殖品种结构。

  朱嘉燕还告诉记者,今年秀洲已经在谋划以现代渔业产业园为主的北部湿地农业建设,计划通过5年时间,在6万亩湿地农业建设区内建成良种繁育、商品鱼养殖、青鱼加工、浙北水产品交易市场、渔业休闲观光等功能区块,以此来全方位开发渔业产业,增强渔业立体辐射效应。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赵 丹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青鱼干香飘京城3天销售5万元
·秀洲青鱼干为北京市民雪中送美味
·“青鱼之乡”家家户户深加工
·梅家荡青鱼干获金奖
·“嘉荷池青”青鱼干
·青鱼之乡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