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新增了50亩地,已经全部种上香樟和玉兰了,估计三年之后就能卖钱了。”昨天上午,新塍镇沙家浜村养殖户沈培根正忙碌在自己承包的香樟园里,沈培根告诉记者,他之前养生猪已经有10年了,多的时候达到过五六百头,自从去年5月份拆除了自家近200平方米的违建猪舍之后,就承包了250.5亩本村农户流转出来的土地,开始经营绿化苗木。“去年养猪的时候我就已经跟朋友一起在种了,现在就专心干乔木这一行了。”沈培根说。
科学引导转产转业
与沈培根一样,新塍镇西吴村村民姚春良也从养猪改行到了种经济苗木。“今年刚种下去,前两年主要是养树,到第三年就能收果子了。”在姚春良承包的44亩土地上,已经种满了一棵棵油桃树。
告别熟悉的生猪养殖领域,该往哪个方向转产?从事新产业之后又有哪些困惑?这些问题曾经困惑了姚春良很久。“村主任、村支书都来跟我聊过,听完之后感觉种油桃的风险要小一点,一方面因为种植技术已经成熟了,另一方面油桃的销量每年都在增长。”姚春良说,“本月7日,镇里还举办了专门的油桃种植培训,区里的技术人员和一些经验丰富的种植户也都来了,学到了不少施肥、修剪、防虫害方面的技术,种起来心里更有底了。”
据了解,去年全区苗圃面积23601亩,其中新塍镇占到12250亩,良好的苗木产业和水果经济林基础为该镇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提供了新方向。“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每个乡镇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除了林特产业,新型种养业、设施种植业等也为退养户转产转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据区农经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的引导与服务工作,秀洲区分产业、分区域、分阶段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转业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各乡镇相继出台了生猪退养户转产转业培训方案,对生猪退养户进行技术培训、产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并对转产农户建立了服务档案,只要有农户需要随时随地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促进转移产业稳产增效和农民转移就业。
加大力度减量提质
完成30万平方米以上拆退面积,年末生猪存栏控制在12万头以内,在全区范围内加大“无猪村、镇”创建力度,全面提升生态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在做好退养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的同时,秀洲区畜禽养殖减量工作不断推向纵深。
据区“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秀洲区将生猪养殖业的减量提质作为“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之一,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达不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要求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限期整治,限期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关停,不能做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进一步加大违章猪舍拆除力度。
“除了禁养区内猪舍全部拆除、退养,在限养区内所有的违章建筑也将拆除,合理保留下来的则必须按照生态化养殖标准进行改造,如果达不到标准的也要拆退,此外还将加大泔水养猪等违法养殖户和外来养殖户的查处力度。”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