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运河农场温泉开发建设工地,笔者见到了陆鑫泉,现在他在这里帮忙管理档案。“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陆鑫泉笑呵呵地说。
1992年,秀洲区实行撤乡并镇,时任嘉兴市郊区新农乡工业副乡长的陆鑫泉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下来到新塍镇人民政府做民政助理。“我一直觉得民政工作贴近民生,可以做很多好事,为百姓排忧解难,没想到一干就是17年!”陆鑫泉说。
“做民政工作要对自己管辖的区域十分熟悉,所以要挨家挨户摸情况。”陆鑫泉回忆说,“当时交通工具、通讯条件还不发达,我们民政助理员就开着摩托车走村串户,了解镇里每一家低保户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以便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
2001年,新塍镇来了一批三峡移民,他们从重庆过来人生地不熟,对当地的生活很不习惯。陆鑫泉就做起了“红娘”,挨家挨户、不遗余力地为移民们解决大事小事。如今,这些三峡移民都在这里安居乐业,较好地融入了当地生活。
再说起低保政策,陆鑫泉深切感受到了秀洲民政事业的变化。“1997年以前还没低保,那时候镇里只能给予生活困难群众一些零星的补助。直至1997年有了低保以后,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就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低保政策涉及面广,看病、读书等困难也有所缓解。后来又实行了大病医疗救助,开展合作医疗,两大政策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吃饭和看病难题。”他说。
2008年退休之后,陆鑫泉没有停下为百姓排忧解难的脚步,继续从事地名整治、人口普查及“两新工程”工作。急群众所急,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及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令陆鑫泉感到欣慰的是,随着秀洲民政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生活困难群众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帮助。“现在乐于捐助生活困难群众的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越来越多,捐助资金总量在增加,受到捐助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另外,政府也通过一些‘造血型’帮扶政策,让一些生活困难群众改善了生活条件。”陆鑫泉说。
退休之后,陆鑫泉还参与了镇里敬老院的重组工作。“重组之后把以前分布在小乡村里零散的养老院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为老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陆鑫泉说,“现在不仅有养老中心,而且还有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安享晚年了。”
“这几年,民政工作变化很大,一个是政策变化大,一个是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做好民政工作首先必须熟悉政策,然后要密切联系群众,这样才能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及时为困难群众解决难题,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陆鑫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