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1日下午,“百名河长‘清三河’集中行动”在秀洲区举行,由此打响了秀洲区“五水共治”的揭幕战。针对黑河、臭河、垃圾河,根据《秀洲区“清三河”行动实施方案》,该区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水岸垃圾全清理、黑臭河道全消除”这一目标。
“河长”与河道“亲密接触”
昨天下午,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荣伟来到九里村建德港,作为建德港“河长”,李荣伟正与自己负责治理的这条河道“亲密接触”。记者在现场看到,建德港河道水质浑浊,河道中漂浮着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其中有一段甚至还聚集着大片餐厨垃圾。河道两岸杂草丛生,垃圾也随处可见。
“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倾倒的餐厨垃圾,发现污染源后,我们将立即着手截污和治污工作。”在河道周边巡查数遍之后,李荣伟谈起了治河思路,“除了利用好秀湖水库工程建设的契机,让水‘活起来’,同时根据农经部门相关规定要求当地农户减少农业污水的排放量,此外,还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逐渐恢复水体自净功能。”李荣伟告诉记者。
而在油车港镇百花庄村道人浜,这里的镇级“河长”——该镇党委书记鉏新良,也正在岸边听取村民们对河道整治的意见、建议。前方,数艘保洁船已经驶入道人浜河段,随着网具的一起一落,大量生活垃圾从河道中打捞起来。“治标也要治本,在长效机制方面,为了调动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这里还将选出3到5名关心环保、热心、有威望的代表作为义务环保监督员,群策群力形成治水合力。”鉏新良说。
据介绍,参加此次“清三河”集中行动的区级“河长”共有31名,镇级“河长”189名,村级“河长”224名。除了带队巡查外,“河长”们还参与了督查截污纳管、城乡保洁、清淤疏浚等工作,分析研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参加“清三河”义务劳动等活动。同时,在治河现场,相关工作人员还用塑料瓶从河水中取出水样,“等过段时间后再取样对比,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治理成效。”
“五水共治”的“当头炮”
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是“五水共治”的“当头炮”,据秀洲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前期摸底,秀洲区现有黑河、臭河、垃圾河共346条,其中垃圾河176条、黑河99条、臭河71条。针对这一严峻现状,该区着手建立起全区统一的“三河”信息库,对黑河、臭河、垃圾河实行统一编号入库管理,做到“消除一条、核销一条”,最终达到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的目标。
在行动方案中,每个阶段的任务得到细化。“今年1月底之前,我们的工作是调查摸底,各镇、街道、秀洲新区全面排摸辖区内所有黑河、臭河、垃圾河,排定初步整治措施、治理时间、责任领导,并完成公示。随后,我们通过这个集中行动进一步查找明确‘三河’污染源,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制订“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并确定“三河”整治的分年度具体计划表。”秀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3月份开始,‘清三河’行动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到今年年底,全区将全面消灭垃圾河,确保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合格以上,确保市本级饮用水源安全,确保全区水质持续改善,同时黑河、臭河减少50%以上。”秀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