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治水,河道水质有没有得到改善?不达标者又会受到什么惩罚?日前,市治水办对16条市级河道和16条市本级河道的河长2012年治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32条河道的责任部门分别对所负责河道开展的治水工作进行了汇报,这是自去年9月我市正式实行“河长制”以来,市治水办对“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的首次考核。
必须承认,尽管“河长制”实施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但合力治水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别的不说,单去年全市主要交接断面水质在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达到合格这一点,便足以证明嘉兴“治水人”的辛劳与功劳。不过,鉴于禾城严峻的水污染现实以及地处太湖水系下游的不利位置,目前的成绩还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下一步怎么走?有哪些应该坚持,哪些需要修正?值此一年之春,着实有必要停下来检讨过往、梳理头绪,而河长考核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2013年是“河长制”开展后的第一个整年,相比2012年的“半路启程”,今年“全程赛跑”的意义更为重大、任务更为艰巨。在某种意义上,河长“初试”意味着“河长制”预热、规范阶段的结束,同时也将成为一个标准化“治水时代”的开始。为此,今年“河长制”的考核将更加严格。用相关负责人的话讲,此次的考核多少还照顾到你是否出力,而明年则将完全“靠数字说话”——这一点有必要提前说明。否则,到时候考核成绩不足70分,关系到的可不仅仅是保证金!
故而,我们与其把河长“初试”看成对既往工作的考核,毋宁视其为一次动员大会,吹响了2013年全市治水工作的号角。透过这次“集体动员”,我们期盼各部门能更加通力合作,各条河道能得到更好的治理、保护,并有更多公众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因为治理水环境、破解“水乡缺水”的尴尬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人人治水”的合力,水污染问题才有可能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