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深度报道:秀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元探索

2014年2月13日 08:51 [ ] [打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秀洲区是发展中的农业强区,必须固本强基,而村级集体经济正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经济支撑,也是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主体力量。

  2013年嘉兴市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秀洲区围绕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田园新秀洲的目标,加强政策扶持,优化运行机制,在对村级经济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的意见》,制定了《秀洲区组团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并且结合全区实际情况,落实了区级部门单位组团帮扶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区管后备干部联系薄弱村制度(一联三年)、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薄弱村制度(一派两年)、农经等涉农部门选派中层干部联系帮扶薄弱村制度(一扶三年)、项目整合机制等五大长效帮扶机制,多方位、多层次地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创新多种模式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为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扎实基础。

  记者从区农经局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秀洲区村级经济总收入以及村级经常性收入连续保持增长(见表一),2013年秀洲区村级经济总收入11152.18万元,比2012年增加了860.15万元,增长8.36%,村均集体经济收入97.83万元,村级经常性收入6644.81万元,比2012年增加822.59万元,增长14.13%,村均经常性收入58.29万元。被市锁定的经常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42个薄弱村中,有26个村的经常性收入超过30万元,薄弱村转化率达到61.9%。

  按照“提升富裕村、壮大一般村、转化薄弱村”的发展思路,通过三年努力,至2015年底,秀洲区将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按照每年三分之一的比例,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包括村级经营收益、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及财政固定性的转移支付)30万元以下村(以下简称薄弱村)全面转化;二是村级集体经济普遍增长,年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以上,全面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秀洲区通过盘活资产经营、开发自然资源、兴办服务项目、购置农业设施、抱团联合发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途径,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对转化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多元探索。

年  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村级经济总收入(万元)    9482.88    10292.03    11152.18

村级经常性收入(万元)    5424       5822.22     6644.81


  表一:2011年至2013年秀洲区村级经济总收入以及村级经常性收入

  探索一:挖存量、增潜量,以项目带动集体经济跨越发展

  平日里,在新塍镇富园村村部人流络绎不绝,很多百姓来到这里的镇行政审批中心来办理各种证件、手续。为什么镇里的行政审批中心坐落在富园村?这还要从富园村于2012年实施的经济薄弱村项目说起。

  在2011年以前,富园村的村级经济比较薄弱,2011年村经常性收入只有24.18万元,是典型的经济薄弱村。由于村级资金短缺,集体资金来源少,不能满足本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改变村级经济薄弱的状况,富园村于2012年申报了经济薄弱村项目,经镇、区两级政府批准,经村民代表会决定,同意建造商业用房,用于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这幢商业用房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总投资116.29万元,去年2月份上报了经济薄弱村项目商业用房验收资料,工程竣工后就与镇政府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每年租金有14万元,年收益率达到12.08%。”富园村党支部书记陈德明说,“去年还利用征迁留用集体部分资金实施了村事务中心项目,去年竣工后也与镇政府签订了房屋出租协议,年租金总额36万元,通过兴建扶持项目,为我们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了解,富园村2013年底的经常性收入突破了百万元大关,达到111.93万元,比2011年增加了87.75万元,改变了村级经济薄弱的状况。

  除了新建项目,通过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发展物业项目等租赁经营也成为秀洲区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油车港镇胜丰村于去年申报了经济薄弱村项目,计划将原村办企业的旧厂房建设成标准厂房。据该村村委会主任范治新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95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150万元,依托本镇产业优势,建成后以租赁方式,年预期可增加收入10万至20万元,形成每年固定租金收入。

  据了解,秀洲区2013年第一批共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8个,预算总投资952万元,申请各级财政扶持924万元,村级自筹28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设5个,另外3个正在加紧实施之中。第二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也已申报,预算总投资3811.6万元,申请各级财政扶持3562.4万元,村级自筹249.2万元,通过积极申报发展项目,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探索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土地流转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位于王江泾东北部的莫家甸村是秀洲区18个市级部门单位组员帮扶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2013年该村经常性收入到达了39.98万元,比2011年增加了18.97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壮大。“除了得益于南汇集镇农贸市场的管理经营收入,整村土地流转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入来源。”据莫家甸村党支部书记计兴荣介绍,2013年该村新增了土地流转面积802.7亩,都承包给了种粮大户种植水稻,实现了整村流转,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入来源。

  区农经局有关部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市区支持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导向目录》的一次性补助外,按照每亩每年农业基础设施折旧费60元测算,莫家甸村821亩承包水田面积每年都能为该村集体经济带来4.926万元的收入,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

  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秀洲区也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位于洪合镇南侧的凤桥村,羊毛衫经营加工已成为该村农民的一项支柱性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0%以上,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耕作率,闲置田块较多。此外,受近年来丝绸行业收益下滑影响,农民对蚕桑饲养积极性降低,大量桑园荒弃失管。

  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凤桥村采取鼓励农户回田耕种以及引进种粮大户承包经营并举,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水果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以及观光休闲农业,成立种养业专业合作社,注重种养业项目品牌化建设,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态种养,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三年强村工作计划,凤桥村计划结合新一轮砖瓦厂整治,积极向股份合作方向发展,提高土地流转效益,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探索整组流转的土地流转方式,即把农户放弃失管的土地有机组合起来,通过整组流转的方式,由大户经营,村收取一定的流转服务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该村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秀洲区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截至目前,秀洲区土地流转面积1.852万亩,全区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51万亩,流转率达到53.59%,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均列全市第一。据计算,土地流转之后每亩每年农业基础设施折旧费可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1000万元的收入。

  探索三:明入账、控支出,以三资管理带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去年年底,高照街道高家桥村的每个村民又拿到了560多元的村集体资产股金分红。据了解,高家桥村在进行股份改革时,集体留存较多,相对集体经济发展后劲足,村农贸市场收益较好,其他经营性资产收益也比较稳定,每年净收益在200万元以上。到2013年高家桥村累计分红751.17万元,以1户4人算,每户每年可得分红收入约2250元。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在于如何拓展收入来源,还在于如何管好、用好经济收入,更在如何让村民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记者从区农经局了解到,高家桥村于2006年进行了村级资产的股份制改革,根据该村资产量化方案,按土地补偿费总额提取1.5%作为村级管理费,共计56.59万元,按2003年统征时总人口1907人,400元/人计算,提取公益性专项基金76.28万元,村级可分配净资产1533.86万元,其中30%以现金形式补助到人,计460.16万元,70%以股权形式量化到人,计1073.70万元。按人口股30%、劳力股50%,土地股20%的比例,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股权确立分别以2003年8月31日村在册人数、劳动力及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依据,量化到人。

  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既是回归集体经济本质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监管的有益实践。秀洲区从2010年启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到2013年底已完成112个村合社的股改(全区总共114个村合社)。据统计,经过改革,全区共界定股东资格24.81万人,量化资产36191.2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3900.81万元。另外,量化的股份中,人口股3231.43万股,农龄股50633.66万股,农村户籍年限股1560.8万股。

  除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秀洲区在2012年底完成了村级集体资金账务“双代理”建设,在出台《秀洲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对村级“三资”进行了再次清理,全部录入“三资”监管系统,健全和完善了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备用金限额管理、票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制度。通过落实各项制度来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监管,减少村级非生产性开支,进一步管好村级集体经济的“钱袋子”,切实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让农民享受应有的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丁珩 通讯员 张磊 楼庆庆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播下有效投入的种子 收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硕果
·扩大有效投资打造秀洲经济升级版
·2013嘉兴经济锐数据: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 政府民生投入不减
·秀洲地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