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2013嘉兴经济锐数据: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 政府民生投入不减

2014年1月30日 08:39 [ ] [打印]

  【数据梳理】

  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87元,同比增长9.5%;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56元,同比增长10.3%。

  全市民生支出226.79亿元,增长18.9%,增幅高于上年9.9个百分点;占全市财政支出总额的74.8%,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25元和384元。

  【数据解读一】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居民收入和增速等相关指标是通过全市住户抽样调查获得的,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住户调查处处长施雪华分析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变化,他表示,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构成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7573元,比上年增加2113元,增长8.3%,占家庭总收入的64.2%。”

  施雪华说,去年我市城镇居民的家庭经营活力也有所增强,当年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增加471元,增长10.5%。此外,占家庭总收入两成左右的转移性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财产性收入保持增长。

  经济的平稳增长既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又确保了我市农村居民的充分就业。去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头也是工资性收入,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2537元,增长9.2%;增长最快的是转移性纯收入,为872元,增长21.2%。

  虽然2013年我市在居民收入方面再次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但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统计师吴晓东认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在变大。

  原因在于,一是受市场与政策双重制约,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速趋缓,比如“畜禽禁养、限养”政策导致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有所减少;二是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增长趋缓,全市外来人口的规模开始缩小,影响本地居民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加之股市大幅度震荡,也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城镇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数据解读二】民生等刚性支出需求大

  道路变得平坦、宽敞了,老年人有了活动场所,农贸市场方便了市民……2013年,城南街道累计投入5276万元用于城南路改造、长新社区居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长新农贸市场以及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等,切实惠及民生。

  去年,政府办的惠及民生的好事远不止这些。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如今的嘉兴,道路变得越来越通畅,环境变得越来越优美,而这些新变化,主要得益于政府民生投入。2014年嘉兴市区十大民生项目已经揭晓,百姓最期盼的事就是治水、治大气、治堵。而污水治理、整治大气污染、打通市区断头路、建设亲水绿道等也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加大民生投入的决心。

  不过,民生支出多少首先取决于地方财政收入,吴晓东指出,在2013年的嘉兴经济运行中,公共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的问题值得关注。因为在收入增长乏力的前提下,支出压力就会凸显。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6.4%,增幅高出公共财政收入增幅6.9个百分点,主要是刚性支出需求大,特别是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节能环保及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增长较快。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符 静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2013嘉兴经济锐数据之一:GDP增长9.3% 转型发展中嘉兴经济平稳运行
·GDP增速7.7% 实现既定目标就是最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发改委:GDP“十二五”目标完成无虞 守住底线深化改革
·中国GDP中高速增长中藏奇迹 一年增量超1994年总量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