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是由“人”、“车”、“路”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除了道路资源有限、汽车数量猛增外,最关键的还是“人”。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不文明驾驶行为,甚至是走错一个路口,特别是引发交通事故,其导致的交通延误,可能会影响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车,从而导致一个区域的流速下降,甚至是堵死。
城市“治堵”,呼唤所有交通参与者践行文明出行。
【践行历程】
闯红灯、逆向行驶、越线停车、路口穿插、行人不走人行横道……市区中山东路建国路口原本是乱穿马路的“重灾区”。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路口发现,人来车往之间,虽显忙碌,却不杂乱。
“以前有电动车直接逆行的,吹哨都叫不住。行人过马路,绿灯还没亮起就着急要穿越。”一名在现场执勤的交警说,“交通违法存在明显的‘蝴蝶效应’,就是人们的一个不文明交通行为,很有可能导致这段路甚至这个区域的交通放缓,也很有可能导致路面发生拥堵,甚至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前需要打个手势或者吹哨警示,现在很多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了,等红灯也没有以前那么着急了。”
从今年3月起,市本级掀起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风暴执法”。截至目前,交警部门严管严查严处8类重点违法行为150328起,同比下降了32%。铁腕“治堵”严惩了不少人,但同时也让市民提高了守法意识。
【践行体会】
外贸公司员工吴芸蕾:无论交通的硬件如何提升,如果驾驶者的素质还停留在乱闯、乱开的程度,拥堵的问题怎么可能彻底解决?硬件弥补不了驾驶者意识与素质的缺失。真想彻底解决交通拥堵,规范行为这个问题是我们绕不过去的。
高中老师张婕:我们不要总是把问题推给别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抱怨交通问题。行为是可以自控的,但路是大家的。解决问题,先从自身做起,我们责无旁贷。
【践行历程】
住在天城园林居的徐小姐曾经也是开车族,几个月前,她选择了骑自行车的出行方式。“我单位在大华城市花园旁边,以前经常开车一从小区出来就被堵着了。”徐小姐回忆,一次,有两辆车在吉水路文昌路口发生了碰撞,双方车主下车争执,车子就那么歪歪扭扭地停着,堵着通道让其他车子都动弹不得。
“自行车骑到单位也就十多分钟,很多时候比开车还快,这是因为这时候路上的时间你是自己能掌控的。”徐小姐说,“这段时间天冷了,我就坐公交车。一般是直接在文昌路的站点坐85路,这段路要是车子多,就多走几步到城南路的站点上车。城南路经过改造后,路况好很多了。”
据市治堵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市新增公交车45辆;新建优化线网33条;公交运行提速21.7%,从年初的14.99公里/小时提升到目前的18.24公里/小时;公共自行车新增5200辆,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市、县(区)公共自行车全覆盖的地级市。
【践行体会】
秀洲区新塍镇居民钱丽丽:我以前也开车的,因为担心下班晚,回去比较麻烦,打的也不好打。后来,到我们那里的公交夜班车开通了。我想现在路上私家车这么多,每个人都在抱怨堵,那为什么自己不少开开车呢?现在我完全乘公交车往返,很快的,半个多小时也到家了。
银行职员汪宇:我们每个人作为城市建设的亲历者和创造者,都要有反躬自省的态度。与其总是不停追问和抱怨,不如有那么几天停下汽车,以己之力践行绿色交通,彰显对这座城市的责任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