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纪念秀洲建区三十周年暨全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侧记

2013年7月15日 08:21 [ ] [打印]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我们这些企业老板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不断加强学习,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更需要秀洲区党委和政府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提供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共同帮助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快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7月12日,纪念秀洲建区三十周年暨全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在秀洲会堂召开,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明如是说。

  他和其他27名秀洲区优秀民营企业家,从区四套班子领导手中接过了秀洲区第一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奖杯和证书。由此,秀洲区民营经济加快“二次创业”发展的号角吹响。

  作为一家生长在秀洲区的企业,雅莹公司在过去三十年中历经市场变迁,从加工单一的丝绸制品到四季服装,再到渠道遍布全国的成熟女装品牌,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十大女装品牌之一。回首三十年,张华明感慨地说,这三十年,我们不仅看到了秀洲经济的腾飞和巨变,也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怀和扶持。这让我们民营企业在秀洲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不断茁壮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和雅莹公司一样,自1985年嘉兴市第一家民营企业在秀洲区洪合镇诞生,一个个像张华明一样的民营企业家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实干兴业的创业精神和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大家都顶风冒雨、决不退缩,千方百计把实业做实做好,使秀洲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龙源公司近三年来在全国棉纺行业大滑坡的情况下,取得经济效益5亿多元,而贷款只有1亿多元,运行质量成为全国同行中的凤毛麟角。“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的体会是,强在实力、贵在团结、赢在决策。”浙江龙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圣龙说。

  截至2012年,全区民营企业达到4265家,实现营业收入671.1亿元。全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其中民营企业31家,民营企业拥有省著名商标16件、省名牌产品9件,分别占全区总数的94.1%和81.8%。

  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秀洲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一批批领军型龙头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已然成为秀洲的金名片:雅莹公司荣获“嘉兴撤地建市三十周年功勋民营企业”称号,“EP雅莹”成为中国十大女装品牌之一;龙源纺织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棉纺企业,公司生产的“圣龙”牌纱线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和浙江省著名商标;生辉照明成为全国LED通用照明光源行业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领头企业;福莱特玻璃在太阳能光伏玻璃产品领域,是国内第一家、世界第四家获得欧洲SPF认证的企业,其太阳能光伏玻璃产能居全国第二位……

  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更离不开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会议现场,来自秀洲区“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的代表也作出了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强化创业要素保障、不断深化企业转型升级,以此引导、推动和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表态,为全力推动秀洲区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为打造嘉兴民营经济升级版擂响了战鼓。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王杭徽 区委报道组 沈鑫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创新驱动发展 转型提升水平 品牌铸就辉煌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再腾飞
·搭建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升级 秀洲二次创业之乡镇工业园区
·以创新驱动从量变到质变飞跃 秀洲二次创业之民营经济跨越发展
·以内生资源为突破提高转型能力 秀洲二次创业之秀洲工业园区储能扩容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