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备,家长对学校的考量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都开始围绕师资队伍而展开。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市机构编制办、市人社局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根据规定,我市将在县(市、区)域内全面启动教师校长轮岗工作,教师交流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每年参与交流的教师比例占符合交流教师总数的10%左右。
近些年,“择校风”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一些名校凭借历史或政策等原因积累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教育质量颇受各方肯定,学生、家长对其趋之若鹜。大量优质生源的报读又进一步提高了其竞争力,从而进入一个“好教师—好学生—更好的教师—更好的学生”的良性循环。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个别名校对于人才、资源的“虹吸效应”,却往往容易陷入“一校独大”的恶性境地,从而破坏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推行教师轮岗工作制度不啻为一剂“对症良药”。其在促进师资均衡、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的功效,也早已为一些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事实上,该项工作在我市的一些地方、一定范围内已经开展多年,此次《实施意见》的下发,更是将此项工作的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可以预见,随着教师队伍的大规模“动”起来,“择校风”将进一步得到遏制,更多的孩子将能够在家门口接受优质的教育,这无疑是嘉兴教育在均衡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们注意到,《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对于农村教育的倾斜,如规定“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教师的交通补贴”、“在国家、省、市级培训中,首先保证农村教师和轮岗教师参加”,这些势必吸引更多名优教师轮岗甚至选择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而缩短城乡学校间的教育差距。而这又将反过来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农村,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轮岗不仅是教育均衡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发挥教师轮岗制度的“鲇鱼效应”,让教师资源“动”起来,于民众、于城市都有莫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