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南湖区教文体局获悉,南湖区为期3年的第一轮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已结束。3年来,这一推进教育均衡的创新举措起到了怎样的效果?今后又将如何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2008年9月,南湖区内33所中小学“抱团”组建了11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分别由3所学校组成,其中一所为农村学校或外来人员子女学校,以“城乡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原则,各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协助。
“经过3年的实践,共同体体现出了鲜明的‘破壁’功能。”南湖区教文体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同体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了校际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优秀管理理念与经验,大大加快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共同体还为教师们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共同体内的学校时常让各自的优秀教师到共同体内其他学校开公开课,以学科带头人带年轻教师的方式把优秀师资充分利用了起来。
第一轮教育共同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共同体又将如何发展?据介绍,接下来南湖区将按区域就近组建共同体学校。“第一轮的发展特别考虑到城乡均衡和区域均衡。”该负责人表示,但因为学校之间路程远,使常态化活动开展遇到诸多不便,所以共同体活动更多地倾向于科室层面和少数教师,造成共同体活动参与面较狭窄的情况。所以,新一轮共同体组建他们将首先考虑区域,再考虑城乡和各校优势等因素。
同时,区教文体局还将多层次构建教育共同体网络,全面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如,按学科优势组建教研组共同体,教研组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按教师个体教学特色建设教师共同体,教师个体成长提升学校品位等。
去年,南湖区教研室还牵头成立了7个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创建起幼儿园联动发展平台。接下来,为进一步推广中小学教育共同体的工作成果,南湖区还将推进中小学校教研共同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