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满足百姓需求 提升幸福指数 秀洲区民生党建“九大家园”侧记一

2013年6月24日 08:06 [ ] [打印]

  百姓所求有人应,百姓所需有人理,百姓所想有人听——今年,秀洲区的党建工作把民生元素放在突出位置。以“民生党建”为统领,统筹推出“放心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连心家园”等9个建设项目,称为“九大家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先锋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今年初以来,王店镇以“美丽家园”党旗红为主题的民生党建活动成效明显。当地以“全国文明村”建林村为样板,发动农村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内设“农家乐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示范户”、“安民护村队”、“党建长廊”等项目,聚宝湾村民小组长沈水良和他的“老年劳工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我在聚宝湾的农庄打工,每个月能赚近2000元。”提到自己目前的工作,聚宝湾年近花甲的村民张云妹满脸笑容。自土地流转后,她就进入了沈水良组建的“老年劳工队”,成为这支队伍中首批“失土不失业”的农民。

  据沈水良介绍,聚宝湾的土地流转较早,年轻人纷纷创业致富,老年人却陷入“无事可干”的尴尬境地。2002年,作为村民小组长的他组建了一支“老年劳工队”,联系了圣莱特园林公司和聚宝湾生态农业公司,向对方推荐村里的老年劳动力,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重新找回自我价值,还能增加家庭收入。如今,“老年劳工队”已有几十名成员,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失业的村民都会主动要求加入。“我是一名党员,应该为老百姓服务,村民找我帮忙是对我的信任,希望我们的队伍能继续扩大。”沈水良说。

  时刻关注百姓需求,通过党建引领来体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主题,“幸福家园”党旗红是洪合镇党委探索开展民生党建的重要平台。整合各类党建资源,用制度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把该项目建成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的综合平台以及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幸福家园”党旗红服务站预计在今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布局采用“中心+广场”的形式。中心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党代表工作室、流动党员党建联合会办公室、党员服务工作站、前程无忧工作站、青春导航工作站等服务机构。广场以LED电子大屏为载体,接通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每天循环播放远程教育课件、社会公益信息以及各类实用技术信息、政策法规知识等,努力构建开放式、多功能的平台。

  民生问题无小事,看似鸡毛蒜皮的“菜篮子”却与群众日常生活关联最紧密。新塍镇党委以“放心家园”党旗红服务站作为民生党建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了秀洲区首个民生党建项目。今年5月17日,新塍农贸市场党支部成立,按照“民生党建惠民生,放心家园党旗红”的活动宗旨,党支部用心做好百姓“开门七件事”,牵头开展“放心家园”服务站各项工作,努力把新塍农贸市场打造成“嘉兴市民最喜爱的菜场”。

  目前,“放心家园”服务站设有市场管理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志愿者服务联盟、放心检测服务中心等六大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维权、咨询、志愿服务、民情恳谈、放心检测、放心摊位等多项服务。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陈谷平 沈 鑫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嘉兴把服务民生贯穿党建全过程——民有所盼,我有所应
·【特别关注】抓好党建促民生 秀洲区“九大家园”托起“民生党建”
·档案是线 档案是光 秀洲区档案管理贴近百姓服务民生
·腾空间 促发展 惠民生 秀洲“三改一拆”进行时之旧厂区改造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