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边城市竞争加剧需扩大有效投资比学赶超,经济社会发展需先行投入积攒后劲,发展机遇来临需把握机遇时不我待,破解要素制约更需有效投入重置资源……新的一年,我市有效投资战役吹响冲锋号。
昨天下午,全市扩大有效投资暨“三抓三保”专项行动动员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年我市将以“三抓三保”(抓总量、保位次,抓质量、保后劲,抓进度、保目标)专项行动为载体,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力争冲刺2000亿元。
2012年,在严峻复杂宏观环境下,我市通过开展项目推进和“百日攻坚五大会战”等活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投资实现逐季回升,顺利完成增长10%的目标任务。其中,服务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6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8.2%。
去年,市区20万吨/日贯泾港水厂二期投入试运行,嘉兴一院投入使用,平湖太浦河取水一期启用,全省最大安置房小区嘉城绿都全部完成……这批关乎民生的重大项目建成见效。同时,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则为今后几年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打下坚实基础。如:嘉兴石化80万吨PTA项目投入生产,雅培奶粉项目、海拉灯具项目、桐乡吉奥汽车发动机项目一期等先后开工建设。
“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群表示,近10年,我市连续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推出了“双千亿”、“四个双百”和“三个千亿工程”等计划,强力推进投资工作。这期间形成了高速公路“三纵三横”网架,城市建成区面积也成倍扩大,一批医院、学校、商业楼、高档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城市变美变大了。
然而,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市投资增速出现下滑,投资有效性不足。但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出口受制于外部环境难有大改善,消费市场增长不温不火,“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还是投资,加大投资仍将是我市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梁群说。
今年我市仍将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中扩大有效投资这一关键,在全市范围内以“三抓三保”专项行动为载体,实现投资扩量提质增速的目的,确保全市有效投资再上新台阶。
在抓总量、保位次方面,目标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力争冲刺2000亿元。市长鲁俊要求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确保目标的完成。其中,工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均增长15%,力争1000亿元,各县(市、区)投资增长15%,力争20%以上,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和嘉兴港区投资增长16%,力争20%以上。
“抓投资工作既要关注总量,又要关注质量,强调有效投入。”市发改委主任朱伟说,抓质量、保后劲就是要提高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目标是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此外,民间投资总量规模达到1200亿元,新增工业、服务业项目亩均投资原则上分别不低于300万元和200万元,工业投资效益系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等也成为衡量投资质量的标准。
在抓进度、保目标方面,我市已将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季度,每个季度依次完成370亿元、500亿元、510亿元、510亿元以上。
按照4个季度划分,动员会还部署了“三抓三保”专项行动的工作安排。其中,一季度为全面启动阶段,任务包括各类投资计划和招商计划的下达及目标任务分解;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周”活动,计划项目开工数不少于3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举办嘉兴—上海浙商回归推介会,重点洽谈对接金融文化产业项目。
二季度为深入开展阶段,将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意见,推出一批面向民间资本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举办2013长三角·嘉兴投资洽谈会;在全市推行项目“模拟审批制”的基础上,开展“联审制”和“代办制”,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而一系列专题督查、重大项目协调督办会、银企银项对接活动等将在三季度实施,以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四季度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将推动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和竣工达产,再次掀起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项目建设的新高潮;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开展一次点对点、面对面的专题服务活动。
副市长盛全生鼓励大家要以务实作风和改革创新精神在“三抓三保”专项行动中打出漂亮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