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要实现大发展,离不开一个个旅游项目的支撑。昨天,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全局性的重点旅游项目进展加快,68个在建旅游项目均已动工或开展前期工作,估算总投资为423.58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24.50亿元。
一批大型旅游项目落户嘉兴
近两年,我市旅游投资热度不减,特别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投资旅游项目的热情高涨。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环境并未造成嘉兴旅游投资的“减速”。
据介绍,全市在建的68个旅游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78.73亿元,1至6月实际完成投资24.50亿元。其中,续建旅游项目数为54个,估算总投资212.30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20.36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估算总投资211.28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4.14亿元。
“为顺应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投资环境的变化,一批投资规模大、内容综合性强、回收周期较长的大型旅游项目在嘉兴落地生根。”市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陈芳告诉记者,上半年新建的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5500亩,投资100亿元,是嘉兴大力推进浙商回归的典型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嘉兴最大的三产服务业项目。此外,中国平安养生综合服务社区项目近期也将开工,该项目为2012年省政府“央企对接会”全省最大签约项目,占地约400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70亿元,建设周期约8年。
重点旅游项目进展快马加鞭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展加快,续建项目中,目前已建成并营业的项目共8个,累计完成投资额4.61亿元。
“以企业资本投入为主的梅花洲景区、西塘二期、云澜湾温泉、九龙山水上项目、乌镇三期等在建和已签约旅游项目大力度推进。”陈芳告诉记者,上半年,梅花洲景区二期、西塘景区二期、九龙山旅游度假区二期项目全面启动,大云云澜湾温泉度假村项目破土动工,东湖景区二期东湖渔村项目建成、三期已经启动。
此外,绮园文化旅游区整合扩建工程、盐官古城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乌镇国际养生旅游区项目破土动工,乌镇景区三期拆迁工程稳步推进,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将于年底前竣工。
截至目前,南湖旅游区作为国家5A级景区累计投入60多亿元,形成了以“船游嘉兴”为载体,以南湖核心区、月河历史街区、南湖革命纪念馆及环城运河为主要内容的大南湖旅游景区。今年上半年,南湖旅游区启动了5A提升工程,修编景区规划,着手打造以南湖景区为核心的嘉兴市区新南湖旅游圈,以推动嘉兴市区旅游目的地建设。
陈芳称,乌镇三期、西塘二期、云澜湾温泉、盐官百里长廊等一批重量级旅游项目的落地开建,将为嘉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八成资金投向“新五项”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嘉兴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运营机制更为完善,旅游业态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
该负责人说,2012年,全市旅游投资从旅游基础性设施转向旅游“六要素”功能性设施,投资重点瞄准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从重景区、饭店逐步转向休闲度假旅游、康体旅游等新业态,复合型、综合性项目成为旅游投资新热点。乌镇三期(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平安养老养生项目)、西塘二期等项目的启动也代表着嘉兴市新一轮旅游项目投资的新动向。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建的旅游项目中,除传统观光旅游外,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养生旅游“新五项”占到投资总额的79.3%。“这表明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纵深的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生态文化等形态演变。”陈芳称,“新五项”逐步成为嘉兴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并将进一步推动嘉兴旅游从单纯的观光游为主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转型,进而形成嘉兴大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