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外资、民资、内资,主攻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链龙头项目和税源型项目;建立由行政干部和企业家组成的招商队伍,利用春节假期,积极联系在外经商的王江泾籍企业主……新年伊始,王江泾镇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围绕省级小城市建设中心,以深化“三年”活动和改革创新为抓手,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快步奔跑在小城市建设的道路上。
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陈天荣说,小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要高起点,大手笔,小城市规划要符合长三角地区实际,符合江南水乡特色,符合王江泾特点,彰显文化湿地的个性。
王江泾镇将按照人口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的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文章,加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莲泗路、铁店港大桥等工程,启动东方路延伸段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20平方公里湿地新城交通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加快新城水、电、气以及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推进集镇防洪工程建设。
目前,王江泾镇常住人口有8万,流动人口5万,每年有6000人从农村进入城镇,正考验着王江泾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2013年王江泾将重点围绕20平方公里湿地新城规划,完善道路、桥梁、交通、水电、道路绿化亮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城市核心区、商贸综合区、工业功能区、优美住宅区以及生态休闲区的全面建设,不断更新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量。如王江泾镇将围绕20平方公里湿地新城规划,加快运西老城区旧城改造步伐和镇文化活动中心和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做好驻镇站所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带动运东新城开发,初步建成城市核心区。
陈天荣说,产业是城市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就不能提高综合实力,就不能解决农民变市民后的就业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改善民生。
如何实现王江泾镇传统产业纺织业的转型升级,这是王江泾镇一直思考的问题。2013年,王江泾将加快治理喷水织机建设污水处理站、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处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强强合作发展新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2013年,王江泾镇将加快北部湿地农业园区建设,扩大莲藕等水生作物种植面积。开展“荷塘叶色”湿地景观工程建设,完善农业综合体功能。积极推进土地整村、整组流转,建成粮食功能区2个。与市农科院合作,组建王江泾湿地农业研究中心,建设国家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推进生态养殖,易地新建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
培育新兴产业,为王江泾镇向小城市迈进注入强劲动力。随着电动床、机械沙发等在国外市场的走俏,王江泾加大了培育新兴产业的力度,重点发展机械、家具等先进制造产业。意大利米兰印象精品家具项目进展顺利,香港泰克弹簧项目土建工程已结顶,礼海电机、舒福德公司产品销售良好。截至去年年底,王江泾镇机械家具等先进制造产业产值已突破26.2亿元,占全镇总产值的22%,同比增长25.8%。
投资8亿元打造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商业综合体——佳源广场,将成为未来王江泾小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综合体建成之后,将大大提高小城市对城市的承载能力,房地产项目的推进也将对凝聚人气、商气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依托千年运河古镇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水资源自然禀赋,王江泾镇将进一步做大特色旅游、提升专业市场、繁荣房地产业。以“三村两荡”(太平、洪典、长虹、陶家荡、岳良荡)为中心,打造集莲藕种植、种养结合、乡村旅游、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区。去年,王江泾镇莲泗荡风景旅游区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实现收入1015万元,同比增长50.7%。
陈天荣说,新的一年,王江泾镇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省级小城市建设中心,以打造“中国织造名镇、江南湿地新城、浙北商贸重镇”为目标定位,以深化“三年”活动和改革创新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