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创城知识七日谈:让志愿服务成为嘉兴城市文明的重要标签

2012年8月18日 08:16 [ ] [打印]


  志愿服务开展得如何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签。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出色的成绩。市民的参与度也是空前高涨,希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创城知识七日谈第五期就读者普遍关心的志愿服务、邻里关系等问题逐一解答。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都开展了哪些活动?我市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何?

  今年6月12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嘉兴市“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七一广场举行,成立了嘉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总队。通过开展敬老、爱幼、帮扶农民工、助残、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场所文明劝导、文明交通、文化体育、网络文明、社区服务、普及环保知识、保护山川河流、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形成了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目前我市已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全面构建由市(县)志愿者协会、镇(街道)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村)志愿者服务点以及单位(系统)志愿者服务(总)队和社会公益型社团组成的四级组织网络体系。我市还搭建志愿者服务参与平台,开展了以“与文明同行”、“微笑嘉兴”等为主题的志愿者行动,举办了文明礼仪讲座、便民服务、文明劝导等活动,深化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打响了96345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我市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已渐入人心,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并入选全国十个志愿服务典型城市,央视《讲述》栏目专程来禾拍摄文化志愿服务专题《坚强的镜头》,打响了嘉兴志愿服务品牌。

  

  为了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幸福的港湾,社区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夯实社区建设这块基石,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幸福的港湾。在市区100多个社区内,都分别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及居委会,各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联谊活动,友善地对待外来人员。我市各社区还建立了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我市在每个楼道设“邻里守望”组长、副组长,负责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印制“邻里守望”联系卡,温馨提示守望内容、社区值班室和民警的联系方式,形成了“邻里守望是一家,楼道连着你我他,相互关心是美德,自防联防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各行业都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关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因此各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水准较高。各行业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操作比武,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促进了我市窗口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我市市民志愿活动的参与度如何?志愿服务的理念又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市的志愿者活动红红火火,全市目前已拥有注册志愿者24万余名、各类志愿服务队2000多支,嘉兴市区平均每10名市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理念就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我市还打响了96345、红船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已在青年、职工、巾帼、红十字、科普宣传、环境保护、全民健身等各层次、各领域建立起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理念召唤着越来越多的嘉兴市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张瑞洁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原第一医院地块砸下"第一锤" 市区中心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工作正式启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怎样推进?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解答创建热点
·70万元助困难群众渡难关 今年二季度市本级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开始发放
·积极打造城市综合体 “国字号”一周年嘉善经开“三提档”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