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北京市首批试点的2000辆公共自行车分别在东城、朝阳两区投入使用。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初期运营阶段车辆投入有限,办卡者需持有北京市二代居民身份证。运营商解释称,以后随着车辆投放逐步增多,覆盖面会逐步扩大至外地在京居住人员、外来游客等。
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其承载的意义很不简单:在出行上,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在交通上,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同样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在环保上,公共自行车承载了“绿色出行”的愿望,通过政府的引导,为市民践行这一理念提供了方便。也就是说,在倡导“绿色出行”方面,政府通过公共自行车承担了应有的导向义务。
截至2011年底,全球约有135个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北京作为首都,常住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人,首批试点2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显然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实际需求,而在服务对象上又设置户口之限,只有北京户籍人口才能办卡,更是偏离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本来意义,甚至涉嫌对外地人的歧视。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公共自行车,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大量外来人口更需要公共自行车服务,因为这个群体居住的地方可能更偏远一点,同时,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更加旺盛。此外,大量外来旅游者若能成为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对象,那么不仅可以满足他们骑车游览北京的愿望,而且会大大缓解交通压力。
“租车须有北京户口”虽然体现了本地人优先,而且可以方便管理,但这种差别对待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难以体现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包容性。在善待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减少附加在户籍上的特权已经是时代潮流。相对于医疗、教育等资源,公共自行车服务并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服务的群体越广泛,越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发挥其积极效果。因此,“租车须有北京户口”与倡导“绿色出行”的政策本意相去甚远,北京的公车自行车因户籍之限而黯然失色。
“租车须有北京户口”显然加重了外来人口的痛感,他们很多人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多年,为北京作出了贡献,就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就被排除在公共服务之外,这对他们显然是一种心理伤害。既然以后车辆增多后,覆盖面会逐步扩大至外来人口和游客,何不从一开始就对外地人口和游客一视同仁?
一个城市的“大”不仅在于其规模,更在于是否具有包容的胸怀,具有普惠的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连公共自行车都是本地人优先,那么破解户籍樊篱就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