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几份"课外作业"见证13岁弱肩的力量

2012年6月2日 16:24 [ ] [打印]

  图为:小鑫德和他的奶奶

  3岁那年,母亲弃他而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浠水团陂镇童家冲村13岁男孩江鑫德每天放学后既要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六一”儿童节前夕,有拍客将他的事迹做成视频发至新浪网上,引来4万多网友的一片赞誉。

   8岁开始站在小板凳上做饭

  前日上午12时,放学回家的江鑫德放下书包,赶紧来到厨房烧火做饭。半个小时后,一碗青菜、一碗酱豆、一碗米饭摆到桌上。“奶奶,您慢慢吃,碗筷等我回来再洗。”中午放学时间短,还有2公里山路要赶,江鑫德只能将饭带到学校去吃。

  江鑫德的奶奶徐贵兰今年62岁,从小双目失明,老伴过世多年,留有一儿一女。

  1997年,儿子江延兵与邻村女子成家,第二年就有了孙子。原以为一家人可以好好过日子,没想到儿子结婚不到4年,媳妇便与儿子离婚,远走他乡。此后,江延兵一直在山东打工,家中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残缺的家庭,让小鑫德显得比同龄孩子懂事得多——看到奶奶行动不便,他常常伏在奶奶耳边说“奶奶,您别着急,以后我照顾你”。8岁那年,江鑫德就开始站在小板凳学会了做饭。前几年,村民只要闻到饭焦味,都知道是小鑫德把饭烧焦了。

  洗衣服的小手拧不干水

  与其他孩子不同,上小学四年级的小鑫德,除了在学校要做作业外,回到家里还要做多份“课外作业”。

  江家陈设虽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连衣柜里的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奶奶称,这也是鑫德放学回来的“作业”之一。

  提起另一份“作业”,奶奶打开了话匣:2009年冬天,小鑫德搀着她去池塘洗衣服。上岸时,她一脚踩空,掉进塘里,把小鑫德吓得直哭,他连忙找来村民把奶奶救了上来。此后,他再也不让奶奶去塘里洗衣服,称以后家里的衣服由他来洗。

  小鑫德说到做到,村里的池塘边从此多了一个小身影。因他人小力弱,有时洗的厚重衣服根本抖不开,更无法拧干水,此时,路过的村民都会伸手相帮。

  这些年来,小鑫德每天都是天刚亮就起床。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做饭、洗衣外,每到星期天,他还要牵着奶奶到集镇上、邻里家转一转,散散心,犹如奶奶的小拐棍。这也是他的一份“作业”。

  儿童节扶着奶奶去串门

  昨日是“六一”,但对于小鑫德来说与平时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学校放了三天假,他睡八点才起来。起床后,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写作业、搞卫生、做中饭……吃完中饭后,他搀着奶奶到她的几个老姐妹家中串门。

  从记事起,小鑫德知道“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也看到别的孩子能收到大人给的礼物。但从没有人给他过儿童节,他也没收到过任何礼物。渐渐长大的小鑫德对此不太在意,称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

  鑫德的班主任邢老师表示,江鑫德每天到校最早,从没迟到、旷课,学习也非常认真,可能是家里事又太多,孩子过多分心,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不算拔尖。

  昨日下午,江鑫德的父亲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因为离婚,他曾一度消沉,甚至好几年没回过家。即使在“六一”和儿子过生日时,也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给孩子过节日或生日。2009年春节,当他刚一踏进家门,看到儿子站在板凳上做饭,心里非常愧疚,感觉胸口在疼。这些年,他之所以在山东济南打工,就是想改善一下家里条件。现在,他工作十分卖力,只希望能赚到钱,过年时回家给儿子和母亲带上几件像样的礼物。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张立群 通讯员 王峰 徐桂松    编辑: 朱琴燕

 相关稿件
·“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严禁“拔苗助长”的理想与现实
·教育公平还需一视同仁 高考保送生制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老科学家为新居民子女送来科普大礼包
·秀洲区开展民企“双聚”教育实践活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